关灯
护眼 字体:大
中
小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职务。盖迈西被任命为作战负责人,负责制订作战计划。
盖迈西将军决心要避免重蹈“六日战争”的覆辙。基于一手经验,他深知1967年埃及军队对战争的准备是多么地不足,而阿拉伯军队在战事中的协调工作又是多么地匮乏。埃及战争策划者的首要任务是与叙利亚人达成协议,从两条战线向以色列人发动进攻。与埃及人在西奈的情况一样,叙利亚人决心要夺回其在戈兰高地失去的领土。为此,1973年1月他们与埃及人达成了一项绝密协议,以统一两国军队的指挥权。
接下来,战争策划者必须要确定一个发动袭击的理想日期,以便保证最大程度上的突然性。为了寻找理想的月色和潮汐条件来横渡苏伊士运河,盖迈西和他的同僚们翻遍了历书。他们考虑过犹太宗教节日以及政治日程,试图寻找一个以色列军人和公众可能有所松懈的时机。“我们发现赎罪日正好是周六;更重要的是,作为这一节日的宗教传统和惯例,赎罪日是整个一年里广播、电视停止播放节目的唯一一天。换句话说,无法通过公共渠道快速召回预备役部队。”14综合上述所有因素,盖迈西和他的军官们提议在1973年10月6日周六开始行动。
在盖迈西将军督促埃及军队备战的同时,萨达特访问了利雅得,试图说服沙特人动用一种完全不同的武器——石油。萨达特于1973年8月底秘密访问沙特,向费萨尔国王简要介绍了其秘密战争计划,寻求沙特的支持与合作。萨达特必须有足够的说服力,因为自1967年灾难性的经历以来,沙特人一直拒绝阿拉伯人动用石油武器的请求。
对萨达特而言,幸运的是,1973年整个世界对阿拉伯石油的依赖程度要远远高于1967年。美国石油产量在1970年达到峰值,其后每年都在递减。沙特则取代得克萨斯成为全球石油生产的调节者,通过简单的增产就可弥补石油供应的亏空。因此,美国和其他工业大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易受到石油武器的冲击。据阿拉伯分析家估计,1973年时美国、日本和欧洲从阿拉伯世界进口的石油占其石油进口总量的比重分别高达约28%、44%和70%—75%。15作为一位坚定的阿拉伯民族主义者,沙特国王费萨尔相信其国家可以有效地运用石油资源,许诺在埃及向以色列发动战争的情况下支持萨达特。据称费萨尔对萨达特这样说道:“但要给我们时间,我们不想在一场只有两三天的战斗中把我们的石油当作武器,然后就不了了之,我们想看到的是一场时间长到足够动员起世界舆论的战斗。”16在战争结束后再动用石油武器是毫无意义的,这是沙特人在1967年学到的。沙特国王希望确保下一场战争能够持续足够长的时间,以便石油武器发挥效力。
1973年10月6日周六下午2点,随着叙利亚和埃及军队同时从北部和南部向以色列发动进攻,赎罪日战争正式爆发。尽管埃及人为保密已采取防御措施,以色列情报机构还是确信一场进攻已迫在眉睫。但他们误以为这会是一场规模有限的攻势,且将发生在日落前后。对以色列军方而言,一场全面的、两条战线的战争还只是第一个意外。
盖迈西称,在战争打响后的最初几分钟内,埃及发射了超过1万枚炮弹。在猛烈炮火的掩护下,埃及突击队高喊着“真主至大”,乘小艇横渡苏伊士运河,向沙土筑成的巴列夫防线发起了猛攻。在攻克一度被视为坚不可摧的以色列阵地的过程中,埃及军队的伤亡极其微小。记者穆罕默德·海卡尔回忆道:“两点零五分,关于战况的第一波消息已经传回了十号中心[中央指挥部],萨达特总统和[总司令]艾哈迈德·伊斯玛仪(Ahmad Ismail)吃惊地听着,仿佛他们正在观看一场军事演习:‘任务完成……任务完成。’一切都顺利得让人难以置信。”17
当以色列的指挥官们听到巴列夫工事内的士兵拉响警报,宣称面对兵力占优的敌军其阵地即将失守的时候,他们同样难以置信。在赎罪日斋戒期间,这些士兵普遍放松了警惕。同时,叙利亚坦克攻克了以色列阵地,深入戈兰高地腹地。埃及和叙利亚空军也都深入以色列领空,对以境内重要军事目标发动了袭击。
以色列人紧急调动空军,但其战机刚一到达边境地区就遭到苏制萨姆-6导弹的拦截,以军在1967年战争中的空中霸权已一去不复返。在战争打响的最初几个小时里,以色列仅在埃及边境就损失了27架飞机,被迫将其战机控制在运河区以外15英里的区域。被派往巴列夫防线救援本方部队的以色列坦克也遭遇了类似的打击,装备有苏制有线制导反坦克导弹的埃及步兵击毁了多辆以色列战车。
在以色列陆、空两军都受到抑制的情况下,埃及军事工程师架起了高压水泵,在真正意义上冲毁了沙筑的巴列夫防线,从而为埃及军队突破以色列防线进入西奈半岛铺平了道路。很快,运河水面上便搭建起浮桥,以便埃及部队和战车跨越运河进入苏伊士运河东岸及西奈半岛。
战斗第一天结束时,已有约8万名埃及士兵跨越了巴列夫防线,在西奈半岛内4千米(约2.5英里)的范围内挖建了阵地。在北方战线,叙利亚军队突破了以色列人在戈兰高地的防线,在一波向太巴列湖推进的协调一致的攻势中重创了以色列坦克和战机。受益于攻其不备的效果,在战争最初的几个小时内,埃及和叙利亚几乎完全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以色列人则在慌乱中应对这个犹太国家建立以来所面临的最严重威胁。
以色列军队重整旗帜,开始发动反攻。在48小时之内,以色列召唤和部署了预备役,一方面防卫位于西奈的阵地,另一方面则集中兵力在戈兰高地发动攻势,希望在集中军力对付规模更大的埃及军队前,首先击败叙利亚军队。作为回应,伊拉克、沙特和约旦步兵与装甲部队被派往叙利亚,以抵御以色列人在戈兰高地的反攻。以色列和阿拉伯人都遭遇了重大伤亡,在阿以冲突迄今为止最激烈的战斗中,双方几乎耗尽了武器和弹药储备。
战争第一周接近尾声时,阿以双方都急需补给。1810月10日,苏联人开始向叙利亚和埃及空运武器。10月14日,美国人也开始秘密向以色列人空运武器弹药。在装备了全新的美国坦克和火炮之后,以色列人开启了一波成功的反攻,至10月16日在叙利亚战线已占据了压倒性优势,在苏伊士运河西岸则包围了埃及军队。随着以色列人不断巩固对阿拉伯敌军的优势,战事开始陷入僵局。
正是在这一时刻,阿拉伯国家决定动用石油武器。10月16日,阿拉伯石油部长/大臣在科威特举行集会。鉴于埃及人和叙利亚人在战争最初几天的收获,他们有了一种新的自信和自尊感。工业世界对其能源供给的依赖同样令阿拉伯供油国的领导人感到振奋,因为这意味着一旦阿拉伯人提高油价,他们就可以对那些支持以色列的工业国施加立竿见影的惩罚。
在科威特会议的第一天,阿拉伯石油部长/大臣们宣布将油价提高17%,他们甚至没有打个电话通知那些无助的西方石油公司。沙特石油大臣谢赫艾哈迈德·宰基·也门尼对一位与会代表说道:“这一刻我已经等待了太久,现在这一时刻终于来临,我们是自己商品的主人了。”19这一举措对国际石油市场产生了立竿见影的影响,也激起了广泛的恐慌。当日结束时,石油商人已将每桶石油的标价提升至5.11美元,相比1973年6月的交易价格(2.90美元)足足上涨了70%以上。
油价飙升还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