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
中
小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战争策动者及其军事遗产
1626年4月25日,德绍(Dessau)易北河桥战役
这是一幅描绘瓦伦斯坦大军首场大捷的铜版画,第一眼看起来没什么特别,第二眼则能认识到超然于战术细节的一切要素。雇佣军方阵和骑兵队伍组成了庞大的军队。“易北河”在画面的下方边缘,有桥头堡和固若金汤的阵地进行防守。易北河是瓦伦斯坦最钟爱的战略路线和交通干线,令其对手曼斯菲尔德伯爵望而却步。
“你想象一下,这是战争,没有人会去!”在三十年战争开始时,来自新战争对手的讽刺性语言游戏几乎成为现实。因为在面对一切威胁和平的敌人时,必须先找到人,才能与之决战到底。当波希米亚冲突演变为军事行动时,首当其冲的皇帝甚至没有自己的武装部队。所以,皇帝不得不接受他的西班牙亲戚经济和人员上的接济,让后来的选帝侯兼天主教同盟领袖巴伐利亚的马克西米利安公爵以及萨克森选帝侯加入,并向奥地利等级和各帝国大区索要财政援助。但是,在这背后,存在着一个根本性的难题。
那时,人们并未携常备军(das stehende Heer)参战,相反,这种军队形式诞生于这场“战争的战争”,此后成为一种有效的模式。旷日持久的战争留下了常备军,成为此后所有时代之特征,简直可以称其为“被保留下来”的军队。值得一提的是,专家伯恩哈德·克勒纳(Bernhard Kroener)从军事史的角度对我的以上观点提出了有力的反对意见。他认为,三十年战争后才有遣散大批士兵、裁撤军费高昂的部队一说。但是,三十年来,人们已普遍习惯了军队的存在,甚至在奥地利世袭领地上直接将其有组织地延续下来,这些均促成了之后欧洲历史上的常备军。欲知其演变历程,可以着重关注瓦伦斯坦的故事。
最初,两种军事组织形式混合在一起,释放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军事暴力。两种军事组织形式各有其局限性,只能在一定条件下运作,但组合起来产生了爆发力,这才使得这场“战争的战争”成为可能。
其中一种是由邦等级组织的邦国防御军以及城市民兵,后者是一种兼职的市民武装,必须随时做好防御准备。这种防御形式来自中世纪的“征召入伍令”(Heeresfolge)(1)和征募士兵的传统,在奥地利边境对抗奥斯曼帝国的战役中经受了考验,已踏上了成为常备军事组织的道路。该形式也被进一步运用到其他地方,如萨克森、符腾堡和巴伐利亚。不过,就此发动一场三十年的战争则是不可能的,其原因不仅是这种组织形式的力量和凝聚力都很低,而且受到一种根本性的限制:他们只负责戍卫自己的城市或地区。这种位置固定的防御规定(帝国大区间睦邻帮助的规定例外),并不能始终得到遵守,却能限制战事的扩大升级。
另一种则是自由征募的雇佣兵,他们可以随时随地被用来进攻。不过,这种形式的限制是,人们只能暂时招募雇佣兵并给他们发放粮饷。在一场战役期间或可以发动战争的时候,他们是季节性的战士和新兵,战争结束旋即遣散。但是,情况并非一直如此。古斯塔夫·弗赖塔格的《传单选集》(第5446号)中最有趣的一篇文本写道,三位雇佣兵讨论了“以前的战争和现在的战争的不同”。他们认为“这场常在的德意志战争”格外不同的是,他们现在并没有像以前那样被遣散。事实上,这正是三十年战争的前提条件和后果。
在“战争的战争”中,这两种组织形式的元素,即地区性防御组织的持续性和按照目的、空间征募雇佣兵的无限可用性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常备军。这种部署期限和部署半径不受限制的暴力组织已覆盖了半个德意志。有人说这是一场“燎原之火”,不过,这样的旧说法并没有太多值得阐释之处,除非,人们抓住那位投下战火加速器的人不放。他就是阿尔布雷希特·冯·瓦伦斯坦(Albrecht von Wallenstein)。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