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文化的歪曲从清朝开始 (4)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3、僵化专制么?

鲁迅曾经说中国古代“异端思想不能出卧房半步”,许多人也一直认为中国古代的人都是思想僵化的专制奴才,都只能规行矩步的按照古代经典来表达思想,不能越雷池半步,没有半点思想自由,对皇权更是绝对服从。

这种看法如果只用来描述清朝统治,是符合事实的。

还是以明朝为例。明代大儒王阳明说“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王阳明又说,“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学,天下之公学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天下之公也,公言之而已矣。故言之而是,虽异于己,乃益于己也;言之而非,虽同于己,适损于己也。益于己者,己必喜之;损于己者,己必恶之。”

明代唯物主义思想巨人王廷相把“惟先儒之言是信”的人嘲笑成函关之鸡:“学者于道,不运在我心思之神以为抉择取舍之本,而惟先儒之言是信,其不为函关之鸡者几希。”

李申在《中国古代哲学与自然科学》中说“宋明理学,……从其创立开始,就伴随着对经典的批判和否定。欧阳修说《十翼》不是孔子作品,司马光反对《孟子》,王安石不喜欢《春秋》,朱熹说《周易》是卜筮之书,……他们敢于否定经典,别人也就敢于反对他们。正如自己不孝父母,也难让儿孙孝顺自己,所以朱熹之后出了王廷相、王阳明,王廷相、王阳明之后有何心隐、有李贽。李贽不是一个偶然现象,他是宋明理学发展的必然产物。”

“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人们可以随意地解释经典,于是传统的经学衰落了。人们常常谈论传统科学在明代的衰落(与此相应的是新科学新思想在明代的兴起)。却很少有人注意传统经学在明代的衰落。所以在明代,社会上层是理学的自我革新新哲学观念的层出涌现,下面是流淌着一江活水,生长着几枝春芽。”

李申的话中提到了李贽,李贽常被一些人当成是明朝专制的牺牲品,其实刚好相反。李贽被抓是因为他本身行为偏激,得罪人不少,再加上一些人编造了他行为不端、勾引妇女的谣言,所以明政府在他76岁的时候,才把他抓去关了起来。袁中道的《李温陵传》中说“狱竟无所置词,大略止回籍耳,久之,旨不下,公于狱舍中做诗读书自如。一日呼侍者薙发。侍者去,遂持刀自割其喉,气不绝者两日。”对李贽的处置不过让他回家乡而已,而他在监狱内的待遇也颇好,甚至还可以叫人来服侍他,帮他理发。最后是他存心要当烈士才自杀的。

李贽自己曾说:“一棒打杀李卓老,立成万古之名。”他倒是希望政府迫害,然后他当烈士,成万古之名。可惜明政府不成全他,只让他回家乡,这他受不了,于是自杀,总算也博得个烈士称号。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