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文化的歪曲从清朝开始 (1)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1、礼教吃人么?

比如五四时期批判吃人的礼教,也即所谓在礼教的约束下,妇女只要有稍微违背礼法之处,就可能遭受羞辱,甚至被剥夺性命。鲁迅的小说《祝福》中就描绘了祥林嫂因为嫁了两个丈夫,就遭受种种歧视,以至最后悲惨死去的故事。

可实际上,这种现象真是中国传统文化造成的么?事实上,同样是封建统治,也有制度上的差别,与清朝相比,至少明朝还算得上开明专制,这种制度上的开放,直接影响到了明朝人的生活态度,稍微看一些明人的记载以及当时通俗小说中所描绘的情形,就可以发现。

明人谢肇制在《五杂俎》中说“‘父一而已,人尽夫也’,此语虽得罪于名教,亦格言也。父子之恩,有生以来不可以移易者也。委禽从人,原无定主。不但夫择妇,妇也择夫也。谓之人尽夫,亦可也”“即今国家律令……妇再适者,无禁焉。淫者,罪止于杖而已。岂非以人情哉?抑亦厚望于士君子,而薄责于妇人女子也?”

可见当时一些知识分子,其实已经提出妇女恋爱婚姻选择自由的观点,和现代的认识没有什么本质区别,而且谢肇制特别提到国家律令,并不禁止妇女改嫁,对通奸的行为,处罚也很轻微。

明代民间对妇女贞洁的问题同样看得很淡,风气相当开通。甚至有些在现在看来都不能容忍的事情,在明代的社会里却表现出非常的宽容。

比如《喻世明言》里的第一个故事《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蒋兴哥的老婆王三巧在丈夫外出经商时,和别人勾搭成奸,蒋兴哥回来得知,并没有因此对王三巧打骂吵闹,只是自己伤心之余,写了休书,听凭王三巧改嫁。王三巧的父母也没有责怪她,反而安慰她说“恁般容貌,怕没人要你?少不得别选良姻,图个下半世受用。你且放心过日子去,休得愁闷”。

后来姓吴的知县聘王三巧为妾,蒋兴哥顾念夫妻情深,把家里的十六个箱笼连钥匙送到吴知县船上,交与三巧儿当陪嫁。

再后来蒋兴哥不慎误伤人命,打官司,审理案件的恰好是姓吴的知县,王三巧得知后,哭求知县从宽处理。知县在处理案件完毕后,为两人之间真挚感情所动,就主动提出让二人重续前缘。

这个明代社会里发生的故事,弥漫的温情与宽容,即便在现代社会里都是很难看见的,现在如果丈夫发现老婆在外偷情,那还不恩断义绝,夫妻彼此视为仇敌?

三言二拍里描绘的这类故事不少,总的来看,当时的社会不鼓励守节而鼓励改嫁;如果妇女被动失贞,亲人的态度也很宽容。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