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4.3 布拉德雷的伦理学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上的康德色彩渐见浓厚,表现出一种从黑格尔归于康德的演变趋势。从格林对意志自由的论述到布拉德雷对意志本身的四种规定;从格林关于道德义务的强调到布拉德雷关于“为义务而义务”命题的具体论证;都明显地表现出愈来愈鲜明的形式主义义务论这一康德式的伦理学特征。或许我们可以说,格林与布拉德雷的伦理学是以黑格尔的观念辩证法,重新进行了一次从黑格尔哲学到康德伦理学的逻辑演绎。这是一种新的综合,也是一种改造,它既使得新黑格尔主义伦理学不同于一般理性主义,也使它有限地发展了传统理性主义伦理学。

英国新黑格尔主义伦理学是流行于世纪之交的一种现代人本主义道德思潮,它适应了英国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暂时需要。但是,由于它的基本方法仍然停留在19世纪的德国古典理性伦理学水平,只注意到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政治道德需要,缺乏对当时新兴科学成果的关注,使其理论尤其是伦理学的方法论远远落后于时代,造成了方法论上的保守倾向。加之黑格尔哲学(特别是历史哲学)在现代西方日益受到大多数人的冷落乃至于讥讽和批判,致使英国新黑格尔主义伦理学同整个新黑格尔主义哲学思潮一道朝起暮落,昙花一现。20世纪初即受到多方面的攻击,并很快为以摩尔等人为先导的现代西方元伦理学思潮所淹没。布拉德雷后,英国的新黑格尔主义思潮近乎销声匿迹。

注释

〔1〕 [德]梅林著:《文艺批评论文集》第2卷,俄文版,500页,1934。转引自[苏]斯·费·奥杜也夫著:《尼采学说的反动本质》,50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

〔2〕 [德]叔本华著:《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62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3〕 [德]叔本华著:《道德的基础》,英文版,28页,伦敦,爱伦出版公司,1915。

〔4〕 参见上书,40、60页。

〔5〕 参见上书,35页。

〔6〕 [德]叔本华著:《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132页。

〔7〕〔8〕 [德]叔本华著:《道德的基础》,英文版,38页。

〔9〕 [德]叔本华著:《道德的基础》,英文版,96~97页。

〔10〕 [德]叔本华著:《爱与生的苦恼》,30页,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6。

〔11〕 [德]叔本华著:《道德的基础》,英文版,111~113页。

〔12〕 [德]叔本华著:《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160页。

〔13〕〔14〕 同上书,169页。

〔15〕 [德]叔本华著:《意志自由与宿命性》,见《论人性》,英文版,70页,伦敦,爱伦出版公司,1910。

〔16〕 [德]叔本华著:《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222、210页。

〔17〕 [德]叔本华著:《道德的基础》,英文版,151页。

〔18〕 同上书,153页。

〔19〕 [德]叔本华著:《道德的基础》,英文版,136页。

〔20〕 参见[英]D. W. 汉姆尔林著:《叔本华》,英文版,70页,伦敦,爱伦出版公司,1980。

〔21〕 [德]叔本华著:《道德的基础》,英文版,163页。

〔22〕 [德]叔本华著:《道德的基础》,英文版,172页。

〔23〕〔24〕 同上书,177页。

〔25〕 同上书,178页。

〔26〕 [德]叔本华著:《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514页。

〔27〕 同上书,504页。

〔28〕 [德]叔本华著:《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509页。

〔29〕 同上书,514页。

〔30〕 同上书,427页。

〔31〕 [德]叔本华著:《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273页。

〔32〕 同上书,447页。

〔33〕 [德]叔本华著:《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537页。

〔34〕 同上书,536页。

〔35〕 [德]叔本华著:《爱与生的苦恼》,4页。

〔36〕 [德]叔本华著:《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546页。

〔37〕 同上书,549页。

〔38〕 同上书,550页。

〔39〕 [德]叔本华著:《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562~564页。

〔40〕 《尼采诗选》,钱春绮译,3页,桂林,漓江出版社,1986。

〔41〕 [德]尼采著:《瞧!这个人》,109页等,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6。

〔42〕 同上书,107、110页。

〔43〕 [德]尼采著:《人性的、太人性的》,H. 齐默恩(H. Zimmern)英译本,46页,伦敦。

〔44〕 [德]尼采著:《善恶的彼岸》,H. 齐默恩英译本,114页,纽约。

〔45〕 [德]尼采著:《瞧!这个人》,107、110页。

〔46〕 [德]尼采著:《瞧!这个人》,17页。

〔47〕 尼采曾把西方艺术的力量归结为两个来源:一是太阳神阿波罗;一是酒神狄俄尼索斯。前者是梦,表征着理性、观念或理想;后者是醉,表征着人的潜在力量、意志的爆发。西方学者也把前者作为人类理性、真理和智慧的象征,把后者作为感性、意志与力量的象征,并以此作为西方两类道德文化传统——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或感性主义)的史前标志。尼采歌颂酒神的狂醉精神,实际上是贬抑理性,高扬意志、力量和现实。

〔48〕 《尼采散文集》,英文版,第10卷,102页。

〔49〕 转引自[美]B. F. 波特(Burton F. Porter)编:《善的生活——伦理学中的抉择》,英文版,220~221页,纽约,1980。

〔50〕 [德]尼采著:《朝霞》,24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51〕 [德]尼采著:《反基督教徒》,H. L. 门肯(H. L. Mencken)英译本,120页,纽约。

〔52〕 参见[英]B. 罗素著:《西方哲学史》,318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53〕 [德]尼采著:《强力意志》,见洪谦主编:《西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论著选辑》,17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54〕 “Die Wille zur Macht”的德文原意是“强力的意志”,“zur”相当于英文中的“for”,有“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