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31章 毒品与腐败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与此同时,农民们找到了合适的营生,他们可以种植鸦片。比起其他作物,鸦片有许多优点。它很耐旱,可以在任何温暖的地方种植,即使没有任何灌溉系统。而且,长期储存也不会影响鸦片液的纯度,即便市面上出现价格波动,也不用急于抛售。经过提纯,鸦片就能成为海洛因,海洛因很轻,容易运输。最重要的一点在于价格。如果种植葡萄或者小麦,农民们得先冒着生命危险排除地雷,辟出大片耕地,他们的孩子也有可能受其连累。辛辛苦苦得来的收获即便全部售出,所得的金钱可能还抵不上一点点鸦片。鸦片售价高昂,农民们只需在小块土地上种植,就足以养家糊口。

商业化种植鸦片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但在这方面,阿富汗人有着丰富的经验。鸦片曾是塔利班政权的一大财源,为了增加收入,自然需要农民扩大生产。为此,塔利班派了许多“顾问”对农民进行指导。他们会把如何种植鸦片、切割球茎、正确引流汁液和提纯胶质的知识传授给农民。他们还派出执法者,迫使顽固的农民放弃其他作物去种植鸦片。截至1999年,阿富汗鸦片已经充斥国际市场。后来,因为鸦片产量过多,导致售价暴跌,塔利班又适时推出禁种政策使价格回升。他们的手段与石油输出国通过减产而控制油价的方法如出一辙(这造成了一种持久但错误的观念,即塔利班至少反对毒品)。[1]塔利班末期,鸦片产量确实得到控制,但是,他们传授的技能,阿富汗农民却并没有放弃。

将非法产品推向市场同样需要特殊的技能,这方面的能力阿富汗人同样具备,因为走私在这里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早年间,阿富汗的走私贩子曾把中东的金条走私到中国,从迪拜走私汽车到巴基斯坦。如此一来,他们可以逃过政府关税以及边界地区的腐败官员。偷运金条的经验,可以随时转变为走私毒品的能力。

行业的发展兴盛离不开相应的人才队伍。加州硅谷电子工业的蓬勃发展,有赖于斯坦福和伯克利等学府培养的计算机工程师,这类人才是电子工业最需要的专业队伍。走私贩毒最需要的则是经验丰富的武装分子,在这方面,阿富汗处于世界领先地位。25年的战争,造就了一代具备如此技能的人。战争结束后,这些人需要工作。即便没有毒品产业,他们也会采取其他方式,来维持自己的身体和灵魂。从某种意义上说,毒品产业促进了阿富汗的和平。

同时,毒品产业还带来了人们收入的提高,它迅速催生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种植鸦片的农民位于产业链末端。种植鸦片,他们可以养家糊口,不过生活仍然贫困。位居中游的则是那些负责贩运毒品的人。他们把毒品运到伊朗或巴基斯坦,而后再输入中亚国家(从那里装船运往俄罗斯)。这类人倒是能够发家致富,不过随时有生命危险,而且他们发现,真正的老板另有其人。那些人聪明狡猾,掌握着组织复杂企业、管理偏远工人队伍和跟踪财务状况所需的技能。这些毒枭在赫拉特、坎大哈和喀布尔建立据点,贩毒所得的资金被他们投入其他生意。这些生意大多是合法的,比如航空、通信、银行、运输、建筑和房地产。我曾经谈到海外归侨的投资热点也是这些领域。但请别误会,我可不是暗指归侨就是毒枭,我只是想说,繁荣的喀布尔一切都相互交织,当然,这些都是金钱带来的。

新保守主义者认为,阿富汗的重建应当主要依靠私人企业,而不应受琐碎的法规约束,这样的国家愿景正在发挥作用:阿富汗的经济在增长!钱很伟大!每个人都很高兴,除了众多的穷人和瘾君子,而且后者的人数很快便超过了100万,这个数字远比伊朗要多。吸毒之风很快风靡中亚北部各国,随后波及俄罗斯,土耳其和欧洲也没能幸免。利润越高,风险自然越大。为了争夺路线与地盘,毒枭组建武装,互相攻伐,受害的百姓不计其数。因为毒品仍属非法,毒枭为求安全,只能向政府官员、警察行贿。于是,后者向他们大开绿灯,毒品由此成了政府腐败的催化剂,上至内阁官员,下至最低级别的边防警员,无不有所沾染。

阿富汗毒品交易的主要受害者是伊朗。为了阻截阿富汗毒品走私贸易,伊朗官方在两国边境驻扎了几十万军队,还修建了一条600英里长的防线。不过,毒贩可以用金钱或毒品开路。驻扎在边境的伊朗士兵放弃缉毒本职,转而成了毒品产业中的一环,还有不少人则沾染上了毒瘾。毒品渗透到了阿富汗的方方面面,整个社会的结构因此大为改变。[2]其实,因为普遍存在的腐败案件,阿富汗的社会结构已经受到侵蚀,大型腐败案件及相关指控让社会结构受到巨大冲击。以矿业部长易卜拉欣·阿德勒为例,他的工作是与外国企业就阿富汗的矿产权利进行谈判。2008年,他将一处铜矿批给了一家国外公司,售价不过35亿美元。《华盛顿邮报》披露,阿德勒向对方索取了近3000万美元作为回扣。这项指控出自一位美国官员之口,而官员的信息则来自一份军方情报。报告称,双方在迪拜的一家酒店完成了这次交易。阿德勒否认了该项指控,而且他也从未因此被起诉。为求避嫌,总统卡尔扎伊还是解除了阿德勒的职务。

一开始,政府为阿德勒安排了另一项工作,即协助完成霍里(Ghori)水泥厂的私有化工作。面对众多竞标者,阿德勒耍弄起了拖延手段,直到投标时间已经迫在眉睫,他才提出竞标条件:有意者需向有关部门提供2500万美元现金。时间紧迫,唯有一家公司在短时间内凑齐了钱,这家公司就是马哈茂德·卡尔扎伊的阿富汗投资公司。马哈茂德的兄弟正是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他在保镖的簇拥下,亲自把装着巨款的密码箱带到了阿德勒的办公室。[3]接手水泥厂后,阿富汗投资公司承诺要把每月的水泥产量从4万吨增加到300万吨。[4]

那么,马哈茂德·卡尔扎伊如何能够筹集到这么一笔巨款?原来,是国内最大的私人银行向他提供了贷款。巧合的是,马哈茂德·卡尔扎伊就是银行的股东之一。喀布尔银行拥有两名创始人,舍尔·汗·法尔努德与哈利卢拉·菲罗兹。前者出身贫困,苏联干涉时期曾赴莫斯科求学。20世纪90年代,他以职业扑克玩家的身份游走世界各地,比赛的总奖金达到60万美元。菲罗兹作为法尔努德的副手,曾是马苏德武装的一员。当时,菲罗兹通过宝石生意为马苏德筹备军饷,相关的钱款达到上百万美元。与此同时,他也在从事塔利班的洗钱活动。这点秘密,马苏德后来有所察觉,菲罗兹随即遭到解职。

这么两位人物何德何能,居然可以成为一家10亿级银行的主管?

这样的时局下,两人所拥有的本领才是最有用的。他们有本事、有人脉,能够和政界人物及其家属搭上关系,他们向马哈茂德·卡尔扎伊提供了600万美元贷款,其实和他当年用于购买银行股份的金钱正好相等。总统的兄弟其实只是拿走了自己的钱。银行的另一位股东阿卜杜勒·哈辛(Abdul Haseen)同样来头不小,此人是副总统法希姆将军同父异母的兄弟。马苏德遇害之后,法希姆一度成为北方联盟的领导人。美国入侵之后,指定了好几位实力派人物作为新政府的顶梁柱,法希姆就是其中之一。

法希姆利用职权,帮助哈辛走上了腾达之路。在法希姆的筹谋下,哈辛获得了一份为北约新的基地和美国大使馆提供混凝土的订单。赚取的第一桶金,被哈辛用于建设购物中心。这座购物中心高达多层,容纳了许多珠宝店。中心位于城市中央,法希姆只用了极小的代价,便得到了那块地皮。这桩生意绝对合法,待价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