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30章 源源不断的麻烦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虑是否拒绝:这份工作每年的总收入达20多万美元,其中80%免税,福利费和差旅费一应报销,而且吃住所需都由美国陆军包管(这是那份工作的独有福利)。我的不少亲戚朋友都接受了类似的工作机会,因此我清楚对方所言不虚。

因此,当一名技术专家来到乡下时,都会带着他的保镖与翻译随行,其座驾一般都是价值10万美元的装甲防弹车。总之,每个在阿富汗各地漫游的专业团队都要花去近100万美元。[9]而从事体力劳动的阿富汗人则只能拿到40—70美元的周薪。百万美元的工头,使唤日薪只有5—10美元的碎石工人,这无疑是在自找麻烦。

当然,按照当地标准,10美元的日薪已经算是高收入,如果这条路没有经过他们的家乡,这些工人每天的所得将会远低于此。工程一旦结束,许多工人就会立即失业,这等幸运将会降临到其他地区。为了保住工作,很多阿富汗人会趁着夜色,拿着工具,把白天的工作成果破坏殆尽,相关的责任完全可推到塔利班的头上。也难怪这条公路的造价如此昂贵。

尽管不少援助阿富汗的重建资金未离开捐赠国就已被抽走,但是,仍有大量资金涌入了阿富汗市场。相比本国孱弱的经济,外来资本的规模过于庞大,由此带来的问题始料未及。一些非政府组织的作为更加重了这种经济疾病。非政府组织的总部大多在国外,派驻喀布尔的工作人员也多是一些心怀理想的热血人士,他们是真心实意在为这个国家的利益着想。如果在本国企业工作,他们的收入可能要比为阿富汗奔走呼吁高得多,不过,他们仍然愿意坚守在那里,哪怕收入少得可怜,只能达到他们国家的最低工资水平。另外,有些人虽然薪酬丰厚,但也是应得的,毕竟他们要冒着危险,前往局势不明地区为孩子接种疫苗。在那些地方,随时可能招来杀身之祸。也有不少外国人来到阿富汗是为了更好的待遇,他们会选择私营企业而不是非政府组织。

最重要的是,现在喀布尔到处都是腰包很鼓的外国人,但他们几乎没有消费的地方,因此,只要阿富汗人能够提供任何产品或服务,他们可以立即买单。讨价还价实在没有必要,毕竟他们的薪水比起当地普通人高出许多。因此,有房屋出租的阿富汗人可以随意开价,由此而来的后果就是顶级房产的租金大涨。慈善家詹姆斯·里奇(James Ritchie)之所以有兴趣帮助阿富汗人,是因为他小时候曾跟随从事援建工作的父母生活在喀布尔。塔利班倒台之后,他在那里开设了一个办事处。一开始,每月租金为200美元,五年之后,租金已经涨到了3000美元。

租金上涨,可不仅仅针对外国人,喀布尔的每个居民都得承受。与此同时,房价也在攀升。喀布尔的房价一度接近加州水平。随着房地产市场价格的上涨,其他行业也出现了通货膨胀。奢侈的需求,意味着消费者愿意花大价钱采购任何他们需要的东西——无论付出什么代价,要最新鲜、最流行、质量最好的!——由此,鞋、面包和其他物品的价格一应上涨。无论外国人、阿富汗暴发户,还是普通百姓,都在承受物价飞涨带来的后果。

滚滚而来的现金流并非源于阿富汗经济的改善,也不是来自新产业的出现、贸易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升。因此,人们的收入并未提高,唯有非政府组织、国际公司和外国政府机构聘请的阿富汗人可以从中受益。正因如此,有些获得医学文凭的人宁可放弃医师执业,也要去给外国人开车,因为给外国人当司机要比医生挣得多。

不过,大多数城市居民仍然生活在旧经济中,仍是原来的工资水平。教师、警察和公务员每月的工资仍只有30—50美元,高级官员的月薪也不过数百美元,而不是几千美元。一般的上班族,月收入可能只有警察或教师的一半,除非他们的老板从事走私活动。

新旧经济之间的落差因为外来资金(及毒枭的黑钱)的涌入而进一步扩大,阿富汗社会结构因此受到极大侵蚀。基层腐败大行其道,几乎成了一种流行病。原本只卖10阿富汗尼的邮票,邮局工作人员却堂而皇之地以20阿富汗尼的价格出售。个中差价,自然都被他们中饱私囊了。[11]毕竟,他们也要谋生。警察来到事故现场,不管是目击者、旁观者,还是路人,都有可能收到警察的罚单。负责处理各种文书的官员拥有一种权力,那就是放慢速度的权力。如果没有收到小费,也就是通常说的行贿,那他们肯定会行使权力。没办法,他们也有苦衷啊!这些人也需要每天按时上班。可是,阿富汗的油价和世界其他地方一样,都是每加仑4美元。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