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20章 苏联入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巴布拉克·卡尔迈勒上台之后,人民民主党政权也准备重整旗鼓。肃清乡村地区的反叛势力,成了政府的首要任务。这些穆斯林反政府组织通常被称为“穆贾希丁”(mujahideen),即“进行圣战的人”,或“圣战者”。苏联入侵之前,“穆贾希丁”仍以常规部队的形式运作,并未转入游击斗争。他们与政府军进行激烈的枪战,势均力敌,政府军的装备虽然精良,但并没有好出太多。

苏联人的到来,让这场对峙彻底失衡。装备方面,苏军的优势实在过于明显。他们出动的坦克、战机和大炮,很快就把“圣战”武装逼入了绝境。不到几个星期,“圣战”武装似乎就无力反击了。当然,比起当年的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圣战”武装的抵抗还要持久一些。城市里,秘密警察加紧活动,任何涉嫌反政府的人都遭到了逮捕。哪怕只是收听了英国广播公司的节目,也会被带到喀布尔的普里恰希(Pul-i-Charkhi)监狱。每天晚上,都有大批嫌疑犯遭到秘密处决。

2月22日的一起事件,实实在在地震撼了苏联人。当天,喀布尔的居民在院子里、屋顶上高喊“真主伟大”(Auah-u-Akbar)。喀布尔的每个角落都在发出这样的呼喊,苏联人根本无力阻止。况且,当时正值夜晚,城市没有配备探照灯,由于苏联占领军和当地居民杂居共处,轰炸与炮击也无助于解决问题。

苏联人试图通过发射火箭弹来掩盖鼎沸的人声,但人们的声音更大了,反而淹没了火箭弹的声音,就连邻近的村庄也听到了城里的动静。于是,村民也加入其中。一整晚,喀布尔及其近郊,“真主伟大”的呼喊声始终未绝。当然,如上的行为并不足以证明参与者的宗教热情。他们选择如此表态,只是因为这句话实在通俗易懂、人尽皆知。唯有高喊“真主伟大”,他们才能向占领者表明一种态度:我们是阿富汗人,我们反对你和你的傀儡!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苏联占领军面临的麻烦还在源源不断地到来。“真主伟大”的呼喊声余音未了,喀布尔各大学校的学生又涌上街头举行抗议。前来平息事态的警察和一群女性示威者正面相遇。女性示威者对他们又是嘲笑,又是唾骂,直指这帮警察不是男人。她们甚至摘下头巾,套在警察的头上。一些警察并未粗暴对待她们,反而倒戈相向,成了各位女性的支持者。不久,中学生也加入了游行队伍。后来,示威人群中甚至出现了不少孩子摇旗呐喊的身影。面对他们,警察自然不好随意使用暴力。但是,当局豢养了好些流氓走狗,即便游行群众只是妇女和儿童,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地痛下杀手。一位名叫娜希德的女学生,便成了屠刀下的牺牲品。在一次游行活动中,娜希德走在人群的最前方。身边的同学纷纷中枪倒下,她仍毫不畏惧。那一刻,娜希德甚至单膝跪地,把遇害同伴抱在怀中。最终,一枚子弹夺去了娜希德的生命。她成了大家心目中抵抗运动的象征。过去,阿富汗也曾有过类似的女中豪杰。迈万德之战中的马拉赖面对入侵的英军,也是一样的英勇。人们视娜希德为新时代的马拉赖。

这时,负责平定农村的苏军发现,打败和驱散“圣战者”的军队并没有解决问题。“圣战”武装退入山区,反倒加大了苏军清剿的难度。他们的藏身之处地形崎岖,大大小小的村庄分布在无边无尽的山野里。每一个村落都是“圣战”武装的根据地,“圣战者”们自觉是在捍卫信仰,要驱逐不信神、不信主的可怕敌人。他们的队伍化整为零,成员超过100人的武装已经算是大型的,更多的是20人左右的小部队。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反苏力量都有20人的规模。抵御这场侵略,不一定要是任何组织的一部分,单枪匹马照样可以对苏联人造成打击。喀布尔的事件已经给苏联人提了个醒:没有秘密集会,不用有人提出行动纲领,只要一声“真主伟大”,就能引起阿富汗人的集体反应。这好像就是一种使命感,早已渗透进阿富汗人的灵魂,从而产生一种智力上模糊但情感上强烈的群体意图、一种令人兴奋的感觉,即“我们”团结起来,与庞大的邪恶势力作斗争。

有了这种情绪,任何团体,无论有组织的成年男性,还是十几岁的青少年,都可以构想出一种使命,通过谋划计策,向入侵者发动进攻。他们只管自己行动,不用考虑什么大局。而且,敌人在这里很容易辨认,毫无隐蔽的余地。

没错,敌人根本无从隐匿,苏联人个个长着外国脸,其盟友的穿着也足够惹眼:西装、衬衫、军便帽,这些玩意儿明显属于城里人。到了游击战场上,它们就是敌人的象征。偏远山区的反抗武装也很好辨认,他们穿着长长的衬衫、肥肥的裤子,戴着头巾,他们视谋杀为高尚的爱国行为,而非犯罪。

敌人不但惹眼,而且总会自己送上门来。政府不断派出工作队深入农村,向人们宣讲什么是共产主义,以及人民民主党政府将为他们做什么。每个村子都建立了委员会,政府寄望该机构能够发挥作用,在管控地方局势的同时,也能推进苏联的发展项目。苏联人及其附庸政权满心以为,随着农村的形势安定下来,发展项目开始取得成果,村里一旦通电、通路,村民一旦能够享受外界的商品和政府提供的医疗服务,所有反抗活动都将偃旗息鼓。有了丰厚的物质生活,农民就会认识到革命的种种好处,就会理解并拥抱这场革命。

但是,政府派出的工作队总是由几名苏联顾问、一名或多名秘密警察、一些内政官员(掌管警察与监狱)、几名人民民主党的干部以及政府雇用的一两位毛拉或穆斯林学者组成。在当地人看来,这些人不可避免地看上去像装模作样的走狗。工作队也很明白,这里的人民并不欢迎自己。于是,每次工作队入村工作,都要带上十几个卫兵。

从村民的角度来看,工作队也就那么回事。这些人一看就是远道而来,他们的衣着跟可恶的侵略者别无二致,荷枪实弹的士兵与他们如影随形,装甲车保护着他们开进村庄。而后,他们会找到村里的长老,招呼大家听取讲话,宣传政府要为村民造福。第一件福利,就是让村里的女性接受教育。讲话的时候,村里的所有女性都要到场。工作队将对她们进行现场筛选,挑出适合的人接受教育。

教育问题之外,工作队还很热心土地改革。村中土地所有者的身份,他们总要在第一时间予以掌握。随后,地主们会被通知,政府已经剥夺他们的一切资产,他们的土地将被分给农民。曾经的农民成了土地的新主人,而原来的地主则要为农民打工。就这样,土改就算完成了。

男人为什么要掀起战争?阿富汗的一则谚语回答了这个问题:为钱,为地,为女人!话虽粗鄙,倒也不是没有道理。村民们怀疑政府领着外国人涌进村庄也是怀着这样的目的,天晓得村里的女性会接受怎样的“教育”。

工作队的现代化建设,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巨大的阻力。他们原本以为,落后的乡村会在一夜之间进步起来。哪曾想到,工作队却卷入了一场又一场的冲突。武器落后的村民自然成了斗争的输家,横死的人因此不在少数。可是,工作队还得开展工作,还得要求村民“让家中的女人接受教育!”[1]他们的帮扶对象,很有可能在冲突中失去了亲人。因此,工作队离开之后,“圣战”武装很快就能夺回局面。在他们的煽动下,村民们纷纷昂起斗志,他们要赶走这帮外国来的恶魔,为亲人报仇,夺回失去的土地。

同时,在乡村地区活动的苏军也发现,他们似乎陷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