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20章 苏联入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入了一场必输的战争。战争极度血腥,那些支离破碎、不成规模的部队(对方的人数实在少得可怜,几乎不能称之为“部队”)总能占得先机,他们从不与苏军正面冲突,唯有遇上有利时机、进入有利地形时,才会选择出击。

苏联军官彼得罗夫少校的遭遇很能说明当时的战况。1982年3月,彼得罗夫受命前往一个叫作舍尔汗卡勒(Sherkhankel)的乡村附近,那里隐匿着40名“圣战分子”,他的任务就是全歼敌人。彼得罗夫打算趁着夜色发动突袭。其间,炮火会为他及其手下提供掩护,会有四架直升机飞抵现场助阵。行动那天,彼得罗夫一伙盯上了一队人马,他们觉得这些人即是“圣战”武装无疑。他们一路追击,走上一条小路。路的一侧是一堵泥墙,另一侧是水渠。显然,彼得罗夫被诱进了埋伏圈。但他们并未察觉,也没有半点畏惧。他以为对方的武器非常落后,持有的步枪不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水平。不料,手榴弹突然爆炸,机关枪和火箭炮的声音渐次响起。“圣战者”从墙洞后面突然发起攻击。几分钟过去,大惊失色的彼得罗夫才稳定心神,决定予以还击。可是,一转眼,“圣战”武装就钻进了地下灌溉水渠或山洞,消失得无踪无影。苏联士兵只得不停地朝岩石和泥土射击。[2]其实,从1879—1880年,英国军队也有过这样的经历。苏联人本该从历史中汲取一点教训——阿富汗人一向神出鬼没。

在阿富汗战场,苏联军队空有精良装备,却奈何不了对手。他们对这里的地形一无所知,很多地方甚至在地图上都找不到,苏军的坦克与装甲车无法进入。没办法,坦克部队只能留守城市,穿梭巡逻。所谓的车载炮台,同样不适合山地作战。喷气式战斗机倒是可以精确锁定敌人的方位,不过,对方的移动速度实在太快,飞机无法瞄准,更别提火力打击。藏在深山中的游击队甚至总结出了一套规避空袭的有效战法:任何细微动静都会惊扰山间的飞禽,当看到远处的鸟儿成群飞起时,便意味着苏军的侦察机即将到来。收到信息的穆贾希丁会舒舒服服躲进山洞,让风尘仆仆赶来的苏联人扑个空。[3]

苏军发现,“雌鹿”武装直升机大概是唯一真正有用的军事装备,它们可以飞进峡谷,悬停在山谷上空,机上的苏军一旦发现“圣战者”的踪迹,便可以伺机打击。问题在于,不少“圣战”武装也有了苏制武器。这些武器要么来自被俘或战死的苏联人,要么拆自苏方的坦克。此外,境外的盟友也在向他们提供军事装备。苏制机枪的射程足以覆盖300码,为求安全,直升机只能与之保持安全距离,这使“雌鹿”的威力大减。

退一万步讲,即便苏军及其代理人控制了深山与荒漠,也不意味着大局已定。唯有彻底消灭“圣战”武装,他们才能彻底安心。可是,赢下一场战斗容易,要想把所有“圣战者”逼入绝境,却是个不可能实现的目标。

几乎所有的“圣战士”都来自乡村地区。从外貌上看,他们无异于普通农民,举枪战斗并非他们的全职工作。放下武器,他们仍过着耕耘田地、放牧羊群的普通生活,也会费尽心思筹备婚礼,反正喜事的风头绝不能让隔壁村的表亲抢了去。

过活之余,“圣战士”会不时出击,他们时不时就能干掉那么一两个侵略者,而后,又一头躲进附近的村庄,消失得无影无踪。那里的亲戚朋友能为他们提供最好的掩护。也许在工作队的宣讲场合,他们也曾驻足聆听。待敌人的大部队离去,他们又会拿出武器,杀死政府派驻村里的代理人。

“圣战者”中的大多数和外部世界几乎没有联系。因此,政府无法通过切断其与外界的补给线来打败他们。他们的后盾往往就是自己的家庭。不少村民虽和他们非亲非故,却乐于收留他们、保护他们。毕竟,他们和村民同气连枝,他们的奋斗目标是一致的。

因此,“圣战者”不用担忧后勤问题,苏联军队可没有这个便利。苏军的补给线路常常遭到“圣战士”的重点打击,桥梁遭到破坏。“圣战者”还会守在通衢大道的一边,等待苏联人的补给车队自投罗网。小规模的伏击战中,他们总在暗地躲藏,让苏联人的车队无所遁形。这场战斗是不平等的,苏联人要抓住最后的救命稻草。

最后,苏联的军事决策者做出了决定命运的决定——剥夺“圣战者”的后勤优势,切断“圣战者”与人民的联系,把人民赶出农村,这在他们看来是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此,这场可怕的战争进入了最为恐怖的阶段,一个永远不应从耻辱的历史中消失的阶段。苏联人采取各种手段,人为地减少农村人口,他们对乡村地区进行密集轰炸,让战斗机在田地上空飞来飞去,散布地雷,使大部分土地难以耕种,甚至无法耕种。他们在空中扫射牲畜,把它们击成碎片,他们觉得,如此一来,“圣战”武装便拿不到任何补给了。这也顺便迫使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这样一来,苏联可以用装甲车和大炮控制他们。当然,如果这些乡下人逃往他国成为难民,苏联人也算达到了目的。1985年的战事尤为血腥。到当年底,已经造成约100万阿富汗人丧生,另有600万阿富汗人背井离乡成为难民,他们大多逃到了伊朗或者巴基斯坦。

大多数的阿富汗家庭并未举家出逃,敌人的残暴激起了人民的义愤,他们决心抗争到底,直至流干最后一滴血。有战斗力的适龄男性会把家人护送到国外的难民营,然后折回家乡继续战斗。无数个阿富汗家庭就此离散,整个国家也因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阿富汗人向来崇尚阳刚,男孩小小年纪就被教育要隐忍顽强。父兄的体罚责打,算是铸就男儿本色的必修课程。真正的阿富汗孩子,应该对此一笑置之。亲人的一顿严厉鞭笞,是关爱的体现。男孩甚至应该感恩戴德,感谢长辈给了他们一次长大成人的机会。

阳刚,并非粗暴的代名词。在正常的教育环境下,阿富汗的男孩除了保持勇敢坚韧的品质,还得学会为家族争光,有辱门风的事情,他们绝对不能做。尊重长辈,怜惜幼子,这才是大丈夫所为。好多阿富汗男性都喜欢和自己的孩子腻在一起,爱抚、亲昵,丝毫不觉得有损面子。身为男人,还得不顾一切地保护家中女性——在这方面,阿富汗男性甚至有些过分踊跃。按照阿富汗文化,完美的男性应该拥有救济穷困、帮扶弱小的慷慨品质和阳刚的男子气概。

抗苏斗争进入白热化阶段,数以百万计的阿富汗男性奔赴战场。他们告别亲人,脱离了原来的乡村环境。身边不再有父母妻儿,同伴都是年纪相仿的大老爷们。战争异常血腥,耳濡目染之下,阿富汗整整一代男性的心理渐渐变异,阿富汗的民族性格也开始发生扭曲。在笔者看来,那场战争的一大恶果正在于此。

遍布全国的地雷也在戕害阿富汗人的身体。苏联人挖空心思,设计了一种新型武器。它看上去像玩具,内里却暗藏玄机。其中的炸药虽不会致死,却足以带来终身残疾。苏联人放出这种东西,主要是想吸引孩子的注意。他们如此苦心孤诣,不过是为了拖住阿富汗全民抗战的步伐。毕竟,孩子一旦死去,大人会将其就地掩埋,然后继续前进。但是,一般家庭都不忍抛弃残疾的孩子,由于行动不便,他们的脚步会被拖住。历经千辛万苦来到难民营,精疲力竭的一家之主没准会选择留在他乡,而不是回国抗战。从纯科学的角度考虑,这些类似玩具的地雷是解决军事问题的聪明办法。

如今的阿富汗境内,还留有不少地雷。种下地雷的人,大多是生活在苏联某个破败地区的中年男子,而发明这一“科学”方案的人,大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