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12章 王法还是教法?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改革,不再支持阿曼努拉。事实上,他是煽动那场暴乱的帮凶。

尽管如此,阿曼努拉却不能把舍尔·阿迦逮捕下狱,因为这不是某个在山区传教的与世隔绝的毛拉。相反,舍尔·阿迦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宗教人物,在这个国家,人们对宗教的态度比对任何其他事情都要认真。人们对舍尔·阿迦抱有高度的敬意,甚至容不得舍尔·阿迦遭受非议,更别提指控他犯有叛国罪。即便是国王,也不能。于是,阿曼努拉召见了舍尔·阿迦,并暗示他去另一个国家可能会更舒适。舍尔·阿迦领会了国王的暗示,来到印度,落脚在德奥班德(Deobande)附近。

事后看来,舍尔·阿迦的出走,在阿富汗的未来之路上埋下了灾难的种子。德奥班德有一所著名的神学院,那里兴起了一场德奥班德运动。几个世纪以来,德奥班德神学院走出来的人活跃在印度的穆斯林中,鼓吹伊斯兰教应当回归“本来的模样”,即公元7世纪麦加和麦地那实行的形式。这不仅是一场宗教运动,也是一场政治运动。德奥班德学派认为,伊斯兰教已为社会提供一个全面的指导,穆斯林有责任建立一个受沙里亚法指导的国家,在这个国家,安拉的法律是唯一的法律。

他们认为,要想达成目标,穆斯林必须摒除异教徒的影响。欧洲帝国主义殖民者带来的种种事物,自然受他们唾弃,先知及其伙伴的朴素作风,方才值得他们学习和追随。各位读者可能据此以为,德奥班德学派一定都是坚定的反英分子。事实上,至少在那个年代,德奥班德学派更关注的是他们自己倒退的兄弟,特别是穆斯林现代主义者。为了打击这群“近敌”(奥萨马·本·拉登后来称之为世俗穆斯林),德奥班德学派准备与英国达成协议。他们相信,除去“近敌”之后,才能着手对付那些远方的祸患。阿曼努拉的所有作为,都是德奥班德学派反对的;德奥班德学派的主张,又正是阿曼努拉一心摒弃的东西。

为了平息叛乱,阿曼努拉被迫取消了他的改革,以求得部落的支持。不过,事态一经平息,国王又开始实行“秩序之书”。与此同时,舍尔·阿迦·穆贾杰迪和阿富汗的亲近盟友保持着密切联系。不少德奥班德学派人士带着情报,在杜兰德线两侧来回穿梭。由此,阿富汗多地的神职人员和部落首领在哈兹拉特的煽动下,起来反对国王的统治。阿曼努拉已经背弃信仰、沦为“卡菲尔”(kafir)的言论在疯传,阿富汗阴谋论者认为,英国秘密煽动并支持了这场有腐蚀性的行动。

1927年,阿曼努拉又做了一件史无先例的事情。虽然国内局势并不稳定,但他仍执意前往欧洲进行访问。他将国事托付摄政处理,自己则以普通公民的身份经印度前往孟买。在那里,阿曼努拉和索拉娅登上海轮前往埃及。途中,王后换下了沉重的阿富汗面纱,新的面纱只遮掩了脸的下半边。当她戴着这张面纱抵达开罗时,狗仔队拍下了她的照片。

在埃及,阿曼努拉夫妇受到了热烈欢迎。大家视阿富汗国王是以弱敌强的英雄。伊斯兰世界的众多君主之中,唯有他让国家摆脱了欧洲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完全独立。埃及人民的热情引起了欧洲媒体的关注,一场阿曼努拉旋风在西方席卷开来。

阿曼努拉夫妇在东方也引起了轰动。阿曼努拉访问了埃及拥有千年历史的伊斯兰古老高等学府爱兹哈尔大学(Al-Azhar),这里走出过无数的穆斯林神学家、学者和圣人。阿曼努拉来此访问,却并没有换上传统的穆斯林服装。他身着一袭鸽子灰西装,戴着礼帽而不是头巾,在清真寺里祈祷。对此,在场的学者和教士又是皱眉,又是咋舌。远在阿富汗的一众政敌,倒是有些幸灾乐祸。

离开埃及之后,阿曼努拉夫妇驾临意大利。当地记者无不觉得,阿富汗国王的优雅风度,比身为东道主的维克多·埃曼努埃尔(Victor Emmanuel)国王要胜出许多。索拉娅彻底摘下了面纱,她的美貌倾倒一片。媒体把这对夫妇吹捧成童话里的王子和公主。为了尽到地主之谊,意大利政府可谓是费尽心思。摄影记者手中的相机快门更是一刻也未曾消停。

之后,阿曼努拉和索拉娅来到法国,在这里出现了更热烈的人群。法国人绝不允许自己输给意大利!阿曼努拉夫妇乘坐的列车抵达巴黎车站的时候,法国总统已在月台上恭候。索拉娅走上站台时,总统先生低头鞠躬,握住索拉娅的手,殷勤地把嘴唇贴在她的手背上。这一幕,自然没有逃过无处不在的摄影镜头。

新闻界都为索拉娅着迷。他们注意到,“索拉娅”听起来像sourire,法语中是“微笑”的意思。出席国宴的王后换上了巴黎定制的时装,相当高级得体。在那个摩登的年代,索拉娅并未选择短裙,但是,当晚的那件晚礼服还是让她香肩半露,她戴的小面纱十分轻薄,只遮住了下半边脸。法国人民又一次发出赞叹,阿富汗王后的扮相美丽且神秘,摩登又不失异国风情。

没过多久,德国人民也迎来了一睹风采的机会。身处现代的各位读者要想体会当时的那种激情,不妨联想一下摇滚乐巨星巡演欧洲时的场景。德国东道主不希望在风格上与意大利、法国相提并论,苦苦思索该为不喝啤酒、不吃猪肉香肠的客人提供什么。为了周全礼数,德国政府颇费了一番心思。最终,他们决定用贸易订单、经济援助及各种贵重礼物来弥补差距。阿曼努拉还接受了几架飞机、一批卡车以及好些工业机械。阿曼努拉想要建设一家肥皂工厂,德国立即表示全力支持。一家德国公司与阿富汗达成贸易协议,提出在未来三年,每年从阿富汗采购价值83万卢比的青金石。[3]

阿曼努拉的欧洲之行超越了政治的范畴。当然,“超越”一词可能并不贴切。这不是真正的政治,而是娱乐。回首世界媒体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发现,那个年代的大众传媒已不再专注于沉重的国政事务,转而为公众提供各种乐子。阿曼努拉的到来,正好可以促进报纸的销量。待阿富汗国王和王后离去,媒体会忘掉先前的热情,而去发掘其他新奇有趣的卖点。当然,阿曼努拉和索拉娅可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只记得,到访的每个国家(包括英国)都在竞相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无论他走到哪里,阿曼努拉都能收获一堆礼物和援助。他怎能不开始认为,即使在这一巅峰时刻,他可能也低估了自己。

不过,欧洲各国的民众确实非常欢迎这对王室佳偶。摄影记者的镜头记录了他们的风采,相关影像登上报纸杂志,甚至漂洋过海,从欧洲传播到了印度。国王夫妇旅欧期间的所作所为,自然也被德奥班德学派看在眼里。哈兹拉特派人把那些照片送到了阿富汗。

一张张王后的露肩照片,在阿富汗的山区传播开来。满脸胡须、戴着头巾的老男人目瞪口呆地盯着这些照片,美丽的王后半裸着身子和外国男人坐在一起,还露出了半张脸!薄纱下的半张脸也是若隐若现,如此招摇,显然是为了撩拨那些浪荡的看客。她甚至大大方方伸出手去,供人抚摸和亲吻!她的丈夫居然对此熟视无睹!国王心里到底在想什么?男子汉大丈夫,如何能够容忍妻子如此丢脸卖乖?阿曼努拉到底是国王还是皮条客?

照片风波之后,又一则骇人的新闻传进了山区。国王在德国获得了好些机器,并准备在喀布尔筹建一家肥皂工厂。肥皂的原料就是穆斯林的肉体——对此,各位政敌深信不疑。传说国王会把国内的老者集中处决,将尸体熬煮成蜡,制成肥皂,然后销售到英属印度乃至欧洲(类似的传说至今都有市场)。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