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10章 Lawrence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罗马王(莱希斯塔德公爵)》

托马斯·劳伦斯

这个七八岁的少年看上去很聪明。他胖乎乎的脸颊线条柔和,望向我们的大眼睛令人印象深刻,向前突出的额头让人感觉到知性,将来肯定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罗马王(莱希斯塔德公爵)》

托马斯·劳伦斯


1818—1819年,油画,哈佛大学福达美术馆,58cm×49cm



拿破仑的面影


托马斯·劳伦斯是乔治三世的宫廷画家,因为他技艺精湛,可以把模特儿画得比实际更具魅力,所以很受欢迎,不仅祖国英国,全欧洲的王侯贵族都争先恐后地请他画肖像画。50岁时,大师地位已经无可动摇的托马斯·劳伦斯受邀前往亚琛。他借此机会花了一年半左右的时间游历各国宫廷,并且来到了维也纳,画了无数的肖像,这便是其中一幅。

这个七八岁的少年看上去很聪明。他胖乎乎的脸颊线条柔和,形状好看的嘴唇,笔挺的鼻子,金黄的头发,望向我们的大眼睛令人印象深刻,想必能长成一个英俊的青年。而且他不光是漂亮,他的眼神也有力,向前突出的额头让人感觉到知性,将来肯定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抑或,这一切都是出自劳伦斯一流的粉饰?是他那善于讨人欢心的画笔,在画布上捏造了人物原本没有的美丽和气质?

这次好像并不是这样。有无数的证言证明,少年确实姿容俊美,10年后长成了身高186厘米的眉清目秀的青年,令无数女人叹惋。不过,真想不到当时的哈布斯堡家族里竟然还有这样的俊材……

画中的少年让人想起某个人。特别是那漂亮的额头和大大的眼睛,和曾经凭一己之力震撼整个欧洲的稀世英雄简直如出一辙。画家是否无意之间在脑海中浮现了大卫所画的那幅著名肖像画《拿破仑在书房里》呢?因为,这个孩子正是“革命之子”和“高贵的纯血”,即拿破仑和哈布斯堡家族公主所生的嫡子。

话说这个孩子为什么不在法国,而身处奥地利宫廷呢?

法国革命之后,安托瓦内特曾指望大哥约瑟夫二世的营救。约瑟夫突然死去,因为没有孩子,皇位便由弟弟利奥波德二世继承。利奥波德想尽了办法,但是不到两年也病死了,皇位传给了他的儿子弗兰茨二世。对弗兰茨而言,安托瓦内特是素未谋面的姑姑。或许是觉得没有必要为了救她而使王朝陷入危险,他没有出面阻止哈布斯堡家族的女人在异国他乡被送上断头台。


大卫《拿破仑在书房里》(1812年)


这个皇帝后来将自己的女儿当作牺牲品送给了敌人,但在那之前,还是先经历了惨痛的失败。他原本并没有把这个“科西嘉暴发户”放在眼里,结果四次交战均遭惨败,被当面羞辱(因此流下了懊悔的泪水),接二连三地失去国土,最终连神圣罗马帝国的皇位也不得不拱手相让。

虽然神圣罗马帝国已经与解体无异,但这次才算是正式且完全的灭亡,遥想当年鲁道夫一世和马克西米连一世的奋斗,不禁令人感慨颇多。

最后,弗兰茨二世只好把此前被称为“哈布斯堡世袭领地”的奥地利及其周边改称“帝国”,自称奥地利帝国初代皇帝弗兰茨一世(为避免混淆,下文仍统一称为二世),以保存体面。



神圣血统的交易


然而,屈辱还没有结束。拿破仑见爱妻约瑟芬不能生育,便与其离婚,开始物色新皇后。他希望能找一位出身显赫的王室公主来提升他的威信,确立拿破仑王朝的合法性,从而实现代代相传。他最初的目标是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的千金,但又觉得能马上生育的更好,于是选中了弗兰茨二世的女儿玛丽·路易丝。

没错,拿破仑就是以献给神的供品的名义,让弗兰茨把女儿交出来的。拿破仑的命令谁敢违抗,更何况是弗兰茨二世。

不争气的父亲就这样同意把女儿交给敌人。这也意味着一直被固执地拒绝了几个世纪的“下贱的血统”进入了哈布斯堡家族。这对玛丽·路易丝的打击可想而知。而且,她对于将姑祖母安托瓦内特送上断头台的敌国法国本就心怀恐惧,自己也有过因为拿破仑军队的进犯而两次逃离皇宫的记忆。

听说拿破仑正在寻找新娘为他生育子嗣,尚未知晓自己命运的她还曾给朋友写信说:“要成为新皇后的人真可怜。”没想到这个可怜的人正是她自己。18岁的玛丽·路易丝万般无奈地嫁给了40多岁的已经开始发福的拿破仑。

无论谁听了,都会觉得这是一个战败国的可怜公主的故事。一般情况下,这样的故事很容易博得人们的同情,然而玛丽·路易丝的人缘却不可思议的差。

这可能也与她不是美女有关,不仅如此,她既迟钝又冷漠,言谈举止乏味,让人感觉不到魅力。对于曾经在杜伊勒里宫同一个房间里苦恼的姑祖母安托瓦内特,她不曾向谁打听一句,连遗骸葬在何处也全然不关心。她本来讨厌拿破仑,但在他无微不至的照顾和礼物的攻势下,她不但很快就适应了新的环境,而且觉得拿破仑怕她,还说感受到了爱。

然而她却把结婚第二年生下的儿子——一出世就被封为“罗马王”——完全交给奶妈照顾,自始至终没有对孩子表现出一丝兴趣。结婚4年后,拿破仑被流放到厄尔巴岛,她明明知道拿破仑希望和家人一起住在岛上,而且写信答应说“近期前往”,却早早地带着儿子回到了维也纳的娘家。她始终觉得自己是最可爱的女人。难怪她不受欢迎。

不管怎样,弗兰茨二世收留了重返娘家的女儿,后来任命她为哈布斯堡的领地帕尔马公国的统治者(政事实际由臣下奈佩格伯爵处理)。但是前往帕尔马的条件是把儿子留在维也纳宫廷(以防被拿破仑的余党劫走)。一般做母亲的都会犹豫,不想和骨肉分离,但玛丽·路易丝却没有一丝犹豫,即刻出发,之后返回家乡的次数屈指可数。她明知失去了父亲,又被母亲抛弃的儿子有多么寂寞,却还是屡屡承诺“几时几时回去”又屡屡爽约。

是哈布斯堡高贵的灵魂厌恶混了下等血统的儿子吗?似乎也并非如此。因为玛丽·路易丝的奇妙的宿命再次将她和身份低下的人结合在了一起,而且这次是平民出身(拿破仑好歹是下级贵族)的奈佩格伯爵,两人在帕尔马生下两个私生子(正式的丈夫还在流放地等待妻子前来!)。这似乎也成为她很少回维也纳的原因。

后来,玛丽·路易丝和奈佩格伯爵的贵庶通婚得到正式许可,因为结婚前私生子的事一直没有公开,儿子在青春期时才得知实情,受了不小的打击。大概是对背叛父亲的母亲感到幻灭了,据说他曾向友人吐露:“她配不上我父亲这个英雄。”


玛丽·路易丝肖像(约1811年)



高贵的囚徒


1814年被带到维也纳的时候,少年才3岁,大概还不懂事。在新的环境中,不准讲法语或者看法语书,也不准走出宫廷,见不到父亲,母亲也很少露面,这样的环境巨变,一定让幼小的心灵深感不安吧。而且,他不会感受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