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十四章 冷战之后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山脊遇难,这是从科威特向北通向伊拉克边界的80号公路的无遮挡路段。成千上万名伊拉克士兵乘坐军用卡车、大巴和盗取的民用车辆行驶在80号公路上,造成了大规模交通堵塞。联军飞机轰炸了撤退长龙的前方和后方,将数千辆车困在中间。在随后的屠杀中,约有2000辆车被毁。我们不清楚有多少伊拉克人设法逃离了车辆,又有多少人被打死。然而,“死亡公路”的形象却使以美国为首的联盟面临着过度使用武力甚至犯下战争罪行的指控。布什政府担心这样的暴行会破坏国际社会对他们军事行动的支持,敦促于2月28日全面停火,海湾战争就此结束。


解放的代价是高昂的。科威特人兴高采烈,庆祝恢复独立,但他们的国家已被伊拉克的入侵和战争完全摧毁。数以百计的油井被焚烧得无法操控,基础设施被摧毁,全国多处都得从头开始重建。占领和战争也重创了科威特人民,数以千计的人被杀害、流离失所或失踪。

冲突之后,更广阔的阿拉伯世界也经历着分裂和创伤。阿拉伯各国公民强烈反对他们的政府站在国际联盟一边去打击一个阿拉伯国家。加入联盟的政府排挤没有加入的。约旦、也门和巴解组织因过于支持萨达姆·侯赛因政权而受到谴责。三者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海湾国家的财政支持,他们为他们的立场付出了经济代价。许多阿拉伯分析人士表达了对美国的严重不信任,以及对其在新的单极世界中的野心的忧虑。美国一心寻求军事解决,且疑似阻碍了通过外交途径解决海湾危机的努力,这使许多人相信,美国在利用这场战争谋求在海湾地区驻军,并控制该地区的石油资源。科威特解放多年后,数以千计的美国军队仍留在沙特和其他海湾国家,这一事实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忧虑。

撤出科威特并没有给伊拉克带来任何喘息的机会。布什政府认为已经削弱了萨达姆·侯赛因及其军队的威信,便于1991年2月初鼓动伊拉克人民起来推翻他们的独裁者。美国的广播电台向伊拉克传送信息,承诺美国将支持民众起义。他们的承诺在伊拉克北部的库尔德地区和南部的什叶派地区都得到了响应,这些地区在萨达姆·侯赛因的统治下苦不堪言。1991年3月初,两地爆发了起义。

但这并不是美国所希望的宣传成果,他们希望看到巴格达发生军事政变推翻萨达姆·侯赛因。库尔德人和什叶派的起义都威胁到了美国的利益。美国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里的盟友土耳其,自1984年以来一直在打击库尔德工人党(以库尔德语简称PKK闻名)领导的激烈的分裂主义叛乱。土耳其反对任何可能让伊拉克库尔德人在其东部边境建国的举措。美国人自己则担心,什叶派起义成功只会加强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地区影响力。

尽管美国人鼓动伊拉克人起来反抗,但他们没有向什叶派或库尔德人提供任何支持。萨达姆·侯赛因集结余部,残酷镇压叛乱,布什政府对此视而不见。据信,有数万伊拉克什叶派教徒在镇压中丧生,还有数十万库尔德人为躲避报复逃离伊拉克,前往土耳其和伊朗避难。

面对自己造成的大规模人道主义灾难,美国做出回应,在伊拉克北部设立了禁飞区。美国军机在北纬36°以北地区巡逻,以保护库尔德人不受萨达姆·侯赛因军队的伤害,而英国飞机在伊拉克南部上空设立禁飞区。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禁飞区恰恰建立了土耳其最反对的那种库尔德自治区。1992年5月,独立于萨达姆·侯赛因政府的地区议会选举举行,开始推动建立伊拉克库尔德地区政府。

布什政府未能通过军事手段和鼓动伊拉克国内起义将侯赛因赶下台,便重返联合国,确保通过一项决议,剥夺伊拉克拥有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确立伊拉克支付战争赔偿的责任,并加强先前各项决议规定的经济制裁。萨达姆·侯赛因认识到,这些措施是为了煽动伊拉克人推翻他,他对此做出了蔑视的回应。他在巴格达的拉希德酒店门口铺上了布什的马赛克肖像,这样一来,所有的住客都会踩踏他对手的脸。1992年11月,侯赛因庆祝布什在总统选举中落败。布什倒台了,萨达姆仍然掌权。

美国人可以宣称在海湾战争中取得了彻底的军事胜利,但政治上,他们只取得了部分胜利。萨达姆·侯赛因的幸存意味着,在这个高度动荡的地区,伊拉克仍然是一个制造不稳定的源头。而且,同布什政府的期愿相悖的是,在“沙漠风暴”海湾战争之后,萨达姆主导了地区政治。这位伊拉克领导人将伊拉克在科威特的立场,与叙利亚对黎巴嫩的占领和以色列对巴勒斯坦领土的占领相提并论,迫使国际社会去应对中东一些悬而未决的冲突。

*

到20世纪80年代末,黎巴嫩的和平前景似乎从未如此遥远。黎巴嫩90%的领土处于外国占领之下,以色列控制着所谓的黎巴嫩南部安全区,叙利亚军队则控制着余下的所有地方。外国资金涌入黎巴嫩,武装了大批彼此敌对的民兵组织,这些组织间的权力斗争让黎巴嫩各大城镇满目疮痍。整整一代人都是在战争的阴影下长大的,没有受过教育,也没有机会正常谋生。一度繁荣的中东民主的典范已经沦为一个失败的国家,挣扎在叙利亚脆弱的控制下。

在黎巴嫩,国家在派别冲突的胁迫下解体,使1943年《民族宪章》规定的黎巴嫩教派政治制度的根基受到质疑。许多资深政客认为,黎巴嫩宗教与政治变化无常的关系是内战的肇因,并决心推行彻底的改革,将之视作任何和平方案的组成部分。拉希德·卡拉米(Rashid Karami)是一名逊尼派穆斯林,曾10次出任总理,长期以来,他一直呼吁对黎巴嫩政府进行重大改革,以在穆斯林和基督徒之间建立政治平等。1984—1987年,卡拉米再次担任总理,他认为,所有黎巴嫩公民,不论其信仰为何,都应享有平等的权利去竞选任何职位。内阁中的其他改革派成员也赞同卡拉米的观点。什叶派阿迈勒党主席兼司法部部长纳比赫·贝里(Nabih Berri)对《民族宪章》不屑一顾,称之为“一个不能修改或改进的无结果的制度”。他呼吁建立一个新的政治制度。28

艾敏·杰马耶勒的6年总统任期(1982—1988)代表了黎巴嫩政治的谷底,他是改革者攻击的焦点。德鲁兹交通部部长瓦利德·琼布拉特(Walid Jumblatt)建议,杰马耶勒应该在枪口下被赶下台。许多部长拒绝出席他主持的内阁会议,卡拉米也加入了抵制的行列。内阁停止开会,政府活动完全停滞。

1987年5月,卡拉米向杰马耶勒提交辞呈,两者的对抗升级。许多观察家认为,卡拉米辞职是为了在即将到来的1988年大选中竞选总统。这位逊尼派政治家曾在1970年尝试过一次,但被禁止参选,因为总统职位是给马龙派基督徒保留的。卡拉米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公众人物,在改革派中有强大的支持者。鉴于黎巴嫩政治的崩溃,也许相较于1970年,他在1988年的机会更大。然而,他再未能有机会宣布参选。在辞去总理职务4周后,拉希德·卡拉米在他的直升机上遭遇事先安放的炸弹袭击,被暗杀身亡。虽然没有找到卡拉米的暗杀者,但他的被杀背后传递的信息大家都明白:《民族宪章》不允许谈判。

卡拉米遇刺后,被孤立的杰马耶勒总统找不到愿意担任总理的可靠的逊尼派政治家。他任命卡拉米已解散的内阁中的逊尼派教育部部长塞利姆·侯斯(Selim al-Hoss)为代理总理。从1987年6月到1988年9月22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