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序言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菲达·哈姆迪(Fayda Hamdy)是在牢房里得知突尼斯总统下台的。这一天是2011年1月14日,宰因·阿比丁·本·阿里(Zine el-Abidine Ben Ali)已经统治突尼斯超过23年了。为推翻这个强人,哈姆迪扮演了不小的角色,虽然她不敢向狱友承认这一点。哈姆迪是小城西迪布济德的市政巡视员,她被指控侮辱了一名街头小贩,后者的自焚在突尼斯激起全国范围的示威游行,并最终引发北非和中东地区的一系列群众性运动,统称“阿拉伯之春”。

西迪布济德是突尼斯一个被游客和政府忽视的省内小城。4周前,2010年12月17日,菲达·哈姆迪在她家乡的菜市场里转悠。她是一个40多岁的女人,身着正式的蓝色制服,她的肩章和肩章上的条纹显示着她的权威。两名男同事陪伴着她。大多数无牌小贩会在巡视员接近时逃离,但26岁的街头小贩穆罕默德·布瓦齐齐(Mohamed Bouazizi)拒绝让步。哈姆迪认识布瓦齐齐,且已经警告过他不要在市场附近无证销售水果。12月17日,布瓦齐齐坚持不走,指责巡视员骚扰、腐败。争吵升级,双方大吵大闹,布瓦齐齐护着他的推车,巡视员没收了这个年轻人的货物。

巡视员和布瓦齐齐间的这场致命的混战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没有定论。年轻小贩的朋友和家人坚持认为,菲达·哈姆迪侮辱并掌掴穆罕默德·布瓦齐齐——“这在中东社会是一种严重侮辱”,随后命令同事没收了他的水果和秤。菲达·哈姆迪否认曾向这个街头小贩伸出过手,她声称,当巡视员没收他的货物时,“布瓦齐齐袭击了我们,割伤了我的手指”。细节很重要,因为布瓦齐齐的反应如此极端,以至于无论是他的朋友还是和他不相干的人都难以解释他后来的行为。1

同巡视员的对抗让布瓦齐齐满心愤怒。对抗结束后,布瓦齐齐立即向西迪布济德市政办公室讨要说法,但没有得到同情的倾听,反而又遭到了殴打的羞辱。他转而去往市长办公室,但后者拒绝接待他。在那一刻,有根弦“啪”的一声断了。他的姐姐巴斯玛·布瓦齐齐解释说:“我弟弟的经历,从没收他的水果推车到被一个女人侮辱和扇耳光……足以让他失去理智,特别是在所有市政官员都拒绝与他见面,他无法抱怨这种虐待行为之后。”

此刻已是中午,市长办公室周围的街道上挤满了市民,穆罕默德·布瓦齐齐往衣服上浇油漆稀释剂,点燃了自己。旁观者中,有人拍下了这一可怕的场景,有人急忙上前试图扑灭布瓦齐齐身上的火焰,他身上的烧伤面积达90%。他昏倒了,被送往附近城镇本阿鲁斯的医院。

布瓦齐齐孤注一掷的自焚行为让西迪布济德的市民们震惊。他们和他一样感受到了不公,普通民众在勉强维持生计,而政府似乎在与他们作对。当天下午,布瓦齐齐的朋友和家人在市长办公室外他自焚的地方举行了一次自发的示威。他们朝铁门扔硬币,喊着:“这是给你的贿赂!”警察用警棍驱散愤怒的群众,但第二天,更多的示威者卷土重来。警察使用催泪瓦斯,并向人群开枪。两人被警察击中,伤重不治。此时,布瓦齐齐的病情也恶化了。

西迪布济德抗议的消息传到了首都突尼斯城,由毕业生、专业人士和受过教育的失业者组成的躁动不安的年轻人,通过社交媒体传播了布瓦齐齐的苦难经历。他们将布瓦齐齐接纳为他们的一员,假称他是一名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尽管他没有完成高中学业,但他帮助支付他姐妹上大学的学费),沦落到靠售卖蔬果来满足生活需求。他们在脸书上建了一个小组,布瓦齐齐的故事极速传开了。阿拉伯卫星电视频道半岛台的一名记者获知了这个故事。政府控制下的突尼斯媒体没有报道西迪布济德发生的麻烦事,但半岛台报道了。西迪布济德的弱势群体起身行使他们反抗腐败和权力滥用的权利,这一故事每晚在半岛台的网络中播出,传播给了全球的阿拉伯收视者。

穆罕默德·布瓦齐齐的自焚,激起公众舆论反对总统宰因·阿比丁·本·阿里治下突尼斯的每一处不公:腐败、权力滥用、对普通民众处境漠不关心、经济发展未能给青年人提供机会。突尼斯的抗议运动激发起对这类问题十分熟悉的阿拉伯世界的公民,他们通过电视关注事态的发展。已掌权23年的本·阿里一筹莫展。示威扩散到卡塞林、塔莱、布尔吉巴营等其他穷困的内陆城市,最终在突尼斯城爆发。

突尼斯各城市持续升级的紧张局势迫使本·阿里做出回应。12月28日,布瓦齐齐自焚11天后,突尼斯总统造访了这名濒死之人的病房。政府控制的突尼斯媒体,一直以来轻描淡写地报道全国各地的示威,这回却在黄金时段报道了总统的探视。报纸和电视上充斥着这样的画面:本·阿里满心关切地询问照料布瓦齐齐的医生——布瓦齐齐此时已失去意识,烧伤的身体裹在纱布中。本·阿里将布瓦齐齐的家人请到总统府,承诺他将尽一切所能挽救他们儿子的生命。他下令逮捕菲达·哈姆迪,这名被指控掌掴布瓦齐齐、刺激后者自焚的市政巡视员。

2011年1月4日,布瓦齐齐伤重不治。突尼斯的抗议者们宣布这名街头小贩为烈士,那位市政巡视员成为本·阿里政权的替罪羊。她同普通囚犯一起被关押在加夫萨,她对布瓦齐齐的死负有责任,公众对此大加斥责,因此律师们拒绝担任她的代理。哈姆迪向狱友们隐瞒了身份,自称是一名教师,因“掌掴一个小男孩”而入狱。她后来承认:“我害怕告诉他们真相。”2

1月前两周,示威蔓延到突尼斯的所有主要城镇。警察使用暴力回应,导致200人死亡,另有数百人受伤。但突尼斯的职业军队拒绝代表本·阿里的政权进行干预。当本·阿里意识到他不再享有军队的忠诚且没有任何让步举措可以安抚示威者时,便于2011年1月14日退下总统职位逃往沙特,此举震惊了他的国家和整个阿拉伯世界。菲达·哈姆迪同狱友一起在电视上关注着这些不同寻常的事件。突尼斯人民实现了看上去不可能实现的成就:通过民众抗议,他们推翻了阿拉伯世界一个根深蒂固的统治者。

突尼斯“革命”的影响震荡着阿拉伯世界各处。总统们和国王们紧张地关注着公民的行动把他们的同行赶下台。本·阿里是一个“终身总统”,但他不是唯一的。利比亚的统治者穆阿迈尔·卡扎菲、也门总统阿里·阿卜杜拉·萨利赫、埃及总统侯斯尼·穆巴拉克分别于1969年、1978年和1981年掌权,他们都培养一个儿子接班。1970年起由阿萨德家族统治的叙利亚成为第一个完成世袭继承的阿拉伯共和国;2000年,巴沙尔·阿萨德在他父亲哈菲兹·阿萨德去世后登上总统位。阿拉伯世界各地的分析家预测,如果一个根深蒂固的统治者可以在突尼斯下台,其他地区的统治者也可能如此。3

生活在阿拉伯世界各专制政权下的人们对突尼斯人经历的挫败与压迫感同身受。2005年6月被暗杀的黎巴嫩记者萨米尔·卡希尔(Samir Kassir),在“阿拉伯之春”爆发之前多年,就诊断出一种“阿拉伯痼疾”(Arab malaise)。他指出:“在当下做阿拉伯人并不好受。有些人感受着迫害,有些人则自我厌恶,一种深深的不安漫布阿拉伯世界。”这一不安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传遍阿拉伯世界,最终在2011年爆发。4

早在“阿拉伯之春”爆发之前,埃及公民就已动员起来要求变革。2004年,一群活动家组成埃及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