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 怛逻斯之战与造纸术的西传(19)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若不惜挥霍钱财的话,家财恐怕很快就会见底。也许高仙芝的远征也是为了补充自家的金库。

战事并未就此结束。

在石国看来,这场战事不能就这么了结。愤怒的王子向西域的近邻诸国申诉唐军的暴虐,试图说服诸国反叛唐朝。然而就算聚集起众多弱小的绿洲国家,其实力也不足以成为唐朝的对手。于是只有向新兴的阿拔斯伊斯兰帝国求救。

阿拔斯王朝把倭马亚王朝的势力驱逐出中亚细亚之后,正想找机会在这一带显示一下国威。石国的求救可谓正中下怀。

两个大国出动了军队。东侧,高仙芝将军率领三万汉、蕃兵力深入天山尽头的怛逻斯城。

西侧,阿拔斯王朝派出建国元勋阿布.穆斯林的部下齐亚德.伊本.萨里率大军前来进攻。

如前所述,因唐军内部的突厥系部族倒戈,战役以伊斯兰军的胜利告终。

高仙芝本想次日集结兵力再战,或许还有胜算,但部下李嗣业却表示反对。李嗣业在翻越帕米尔时,英勇善战,曾立下赫赫战功。高仙芝听从他的意见,决定撤离军队。

李嗣业认为这是一场无益的战斗,况且还有上次讨伐石国留下的教训。

对唐朝来说,这并不是一场重要的战役。因黑衣大食(阿拔斯王朝)动兵才不得已应战,只算得上一场无足轻重的局部纷争而已。《新唐书.本纪》中仅有短短一行记述

--高仙芝及大食,战于怛逻斯城,败绩。

至于《旧唐书.本纪》,则对这场战役未提一字。

伊斯兰一方的记录见于伊布努尔.阿什尔的《年代记》。书中写道,阿拔斯军消灭唐军五万人,俘虏两万人。但唐军总共三万兵力,这个记录未免过于夸张了。

伊斯兰方面的记述把怛逻斯之战看做是没落的倭马亚王朝的支持者们在唐朝支持下发起的一场叛乱。应该说的确有这样的要素包含其中,所以没有必要拼死决战。

中国方面的史书所记载的“汉、蕃三万兵力”中,应该也包括倭马亚王朝的支持者。其中突厥系的葛逻禄部族转而投靠了阿拔斯军,这恐怕要归功于呼罗珊总督阿布.穆斯林的暗中拉拢。

战败后,高仙芝并没有被问罪的迹象。反而回到长安升任羽林大将军(相当于禁军长),后又被封为密云郡公。郡公的官位是正二品,与败将极不相称。看来怛逻斯之战对唐朝来说只是走了过场而已。

怛逻斯之战的翌年,安国(布哈拉)、康国(撒马尔罕)、史国(碣石)等位于阿拔斯王朝势力范围内的国家照常向长安派遣了使节。不仅如此,连战争的对手阿拔斯王朝也照旧与唐朝保持着外交关系。黑衣大食使节的来访记录散见于史书。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