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五 唐招提寺的西域气息(10)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大帝太上天皇,引天下之人共结良缘,铸金铜像,座高笏尺五十尺。

良辩讲解道。然后又问

--唐中有如此大像乎?

鉴真和上通过通译回答

--更无。

可以想见良辩听后得意满面的模样。连唐朝都没有如此规模的金铜巨像,而且这还是唐朝高僧亲口承认的。

对于此事,鉴真和上作何感想呢?这句“更无”,是出于深深叹服,还是出于无奈?关于这个没有明确答案的问题,我们只有试着用推理来解答。

也许鉴真和上心里想的是

--以日本的国力,何当如此奢华……

唐招提寺初期的简素可以作为上述推理的一个根据。

东大寺是国立寺院,而唐招提寺是私立的,两者在财政基础上一定有着巨大差距。

比起金堂,讲堂才是必不可少的,而讲堂的建材来自大内拆除朝集殿时处理的旧木材。这件事成为唐招提寺“贫穷说”的重要根据之一。

“贫穷说”的另一个根据,源于国宝“鉴真和上像”的单薄。如前所述,这座塑像采用的是脱活干漆的制法。先塑一个大致形状的泥坯,表层覆以麻布,用漆反复多次涂抹,漆干透之后,再把内部的泥坯取出而成。据说当时漆料十分贵重。漆像当然以涂抹层数多而厚为佳,然而用于粘接的漆是高价商品,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只得减少漆的用量。因此,塑成的漆像自然比较单薄。从表面上或许看不出,听说这尊鉴真和上像因为用漆量少,实际重量比预想的要轻许多。于是有人想象,这私立的贫穷寺院,一定连足够数量的漆都无法保证。

塑造这尊漆像时,还有一个特殊条件的制约也应考虑在内。鉴真和上当时已近垂危,弟子们并没有充足的时间来描摹师父的形象。

利用古旧木材建造讲堂,与其说是为了节约预算,不如说体现了鉴真一切从简的无言训诫更为妥当。

天平宝字二年(758),鉴真辞去僧职,远离了宗教行政事务。不知是否与权力斗争有关,一年之前,皇太子道祖王被废,取而代之的是大炊王。拥立大炊王为皇太子的是藤原仲麻吕。仲麻吕是这场政治斗争的胜者,同时他也是鉴真的强力后援者。所以鉴真的地位应当更为巩固,而不会有所动摇。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