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34章 增兵阿富汗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就想,迟早这个孩子也会加入叛乱。

奥巴马执政以来,驻阿美军极大加强了对无人机的依赖。2008年,驻阿美军先后35次出动无人机进行攻击。奥巴马上任第一年,这个数字就上升到了140次,一共造成200多人死亡。因此,一个问题不可避免被提出来:死者到底是何身份?美国与北约方面再三表示,死者都是恐怖分子。但是,遭遇无人机打击的村民往往说,他们和叛乱组织毫无关系。无人机的到来,只是一场无妄之灾。双方各执一词,至于真相,可能介乎他们的说辞之间。

因为奥巴马有言在先,“阿富巴”地区是问题的核心。因此,无人机经常向巴基斯坦一侧的目标发射火箭弹。这激怒了巴基斯坦各界人士,迫使巴基斯坦政府向美方表示抗议。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巴基斯坦一边抗议美军的无人机行动,一边又从美国采购了不少同等型号的无人机。这些无人机都被巴基斯坦用于打击反政府武装,他们的行动区域正是“阿富巴”地区,而巴基斯坦政府却还在对美国使用无人机进行抨击。[3]

2009年底,美国与北约同时展开大规模的“反暴乱”行动。在阿富汗(及“阿富巴”)地区,美方行动以“反恐”为主。当时,北约各国驻阿富汗的作战人数已经达到10万人之多,此外,还有10.7万名私人承包商。私人承包商中,外籍人员有2.6万人(其余的8.1万人为阿富汗人,他们或为美军效力,或服务于某个北约成员国)。如此一来,美国及其盟友派出的兵力已经超过当年苏联巅峰时期的派兵人数。即便如此,叛乱活动仍在继续蔓延。

2010年,美军在马尔贾展开了近年来最大的一次清剿行动。马尔贾距赫尔曼德省的省会城市拉什卡尔加20英里,麦克里斯特尔认为,马尔贾就是反政府武装的据点,攻克此地会让塔利班遭受重创。那一次的战况非常激烈,结果也在意料之中。不到一周,北约部队便告大获全胜。塔利班分子死的死,逃的逃,面对麦克里斯特尔的部队,所谓的塔利班政府完全不堪一击。很快,马尔贾的学校开始复课,诊所得以重新开业,警察也恢复了日常巡逻,基础建设得以重启,生活似乎变得美好起来。

但美好生活当中,仍有那么一点缺憾。零星的暴力活动还在城市及郊区不断出现。这些活动算不得战斗,甚至够不上武装袭击的程度,倒更像是有人作奸犯科,只需当地警察出手,事态就能得到平息。但是,暴力事件仍在持续。希尔夫人在《阿富汗蒙难记》(1)中的种种描述,和1841年英国人在喀布尔的遭遇是如此相似。几个月后,就连麦克里斯特尔也表示,马尔贾成了“不断流血的溃疡”。他的话引发了巨大的争议,不过倒也不算错误。对于北约来说,真正的问题在于,它的军队无法区分被打击的目标和被保护的对象。当然,这不是他们的错。唯有深入阿富汗社会的内部,才能知道其中的区别,而且即便身在其中,相关的界限仍然可能相当模糊。[4]

麦克里斯特尔战功卓著,不过,一次不当发言断送了他的前途。2010年7月,麦克里斯特尔接受《滚石》(Rolling Stone)杂志的采访,他公然表达了对奥巴马总统的蔑视。[5]他说,奥巴马会见自己的军事指挥官的时候,一直有些“畏手畏脚”。对于副总统拜登,麦克里斯特尔更是难掩轻蔑之意。他假装不知道拜登的名字,并允许他的手下暗示自己拜登(Biden)的名字可能是“咬我”(bite)。于是,麦克里斯特尔被调回华盛顿,接受军事礼节再教育。他的职位由传奇人物大卫·彼得雷乌斯(David Petraeus)接任。

传统观点认为,彼得雷乌斯是美国增兵伊朗的推手。所谓增兵,是指在短期内大量增加作战部队的行为。彼得雷乌斯支持麦克里斯特尔在据点打击塔利班的策略,但他放弃了严格的交战规则,认为遵守这些规则更多是违反规则。彼得雷乌斯说,自己不能平白让属下身陷险境。接任那天,北约部队的空袭行动再次造成平民伤亡。39名死难者中,大多是妇女和儿童。当年秋天,彼得雷乌斯决定发动一场比马尔贾更大的战役,他决定征服阿富汗第二大城市坎大哈,这里也是塔利班的诞生地。

一开始,双方的冲突并不算大,而且集中在坎大哈的郊区。美军战机朝一个叫塔洛克·科拉切的小村投下了25吨炸弹,村庄被夷为平地(村民得到北约方面的提前通知已被疏散,官方称此次行动没有造成任何平民伤亡)。[6]两个月的战斗过去,美方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很不幸,马尔贾战役的成果却已经丧失殆尽,阿富汗北部的暴乱又有抬头之势。

2011年4月25日,坎大哈发生的一起严重事件,让大家对北约的控制能力产生了严重怀疑。那一天,800多名囚犯集体逃出了当地最大的一座监狱。此前,他们花费数月时间打通了一条长长的地下通道。如此明显的行为,却没有人注意到。当天,狱中800多人花了4个小时才全部逃离,也没有人察觉。他们从监狱对面的院子出来,而后搭乘汽车去了更远的地方,有一些人则是通过出租车逃亡的。直到人去楼空,狱中的警报才迟迟响起。[7]

2011年5月2日,奥萨马·本·拉登被击毙,这本该是阿富汗局势的转折点,因为自2001年美军进入阿富汗以来,抓捕本·拉登、挫败“基地”组织是这场战争的公开目的。塔利班之所以介入,是因为他们怂恿了本·拉登。美方把大多数阿富汗人定义为“战争的受益者”。2001年,本·拉登离奇失踪,阿富汗的这场反恐战争似乎失去了一个胜利标志。当时,塔利班已经垮台,喀布尔也被攻占,唯有逮捕本·拉登,消灭“基地”组织,才算真正的战果。布什的对手不会主动说一声“我们投降了”,因为其对手并非一个国家、组织或固定实体,美军是要和一种环境战斗,与一种意识形态交锋。这种意识形态源自贫困、武力、仇恨、羞辱与侵略,并且已经深入伊斯兰世界的土壤之中。美军每发动一次镇压行动,阿富汗人被羞辱的感觉就会增加,仇恨的怒火也会更加旺盛。美国人的胜利越多,战争就越激烈;战争越激烈,怒火也会越旺盛。长期以来,“基地”组织及其“圣战”理念已经和阿富汗历史的主题结合在了一起。摩登的喀布尔和保守的落后乡村之间的交锋,又多了“圣战”的元素。这种冲突,美国与北约无力解决。相反,他们对于阿富汗社会的帮助,被许多阿富汗人视作对阿富汗文化的侮辱。

2011年5月之前,奥巴马政府一直迫于国内的政治压力,而不敢从阿富汗贸然撤军。那样一来,无异于接受败局,进而不可避免地遭到政敌的大加挞伐。转机就在5月到来了。当一小撮美国海军的海豹突击队冲入距离巴基斯坦军事学院不到一英里的阿伯塔巴德的一个大院击毙本·拉登时,他们达到了战争的目的,美国似乎可以宣告得胜,而后撤军走人。可惜,一切为时已晚。美国政府已经在阿富汗泥足深陷,难以自拔。奥巴马一心计划为阿富汗新政府训练一支警察部队与国家军队,从而尽快将权力移交出去,可是,这个计划再也难以如愿进行。

本·拉登死后,阿富汗的反政府势力又有进一步壮大之势。2011年6月,枪手与自杀式人体炸弹冲入喀布尔的洲际酒店。当时,一些外国代表正在酒店参会,讨论阿富汗的前途问题。混乱持续了5个小时才平息。9月,塔利班分子又在喀布尔制造事端。他们向美国大使馆发射了火箭弹,并在城市多个地方制造了自杀式炸弹袭击,喀布尔经历了整整一天的乱局。一周之后,北方联盟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