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24章 走出难民营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宗教学校学习宗教,从那时起大家称他“毛拉”。

像许多阿富汗人一样,奥马尔也对他以前的战友很失望。在他看来,这些人已经失去了信仰,按照沙里亚法,他们都是应受惩戒的犯人。他的激愤态度得到不少同龄人的认可,年轻一代也对他五体投地。这些人都和宗教学校有所联系,要么是曾在那里求学,要么就是在读的学生。阿拉伯语中,学生被称为“塔利布”(Talib),一群学生就是“塔利班”(Taliban)。所以,这个词起初并不是政党或运动的名称,只是描述了奥马尔及其同伴的学生身份。

奥马尔的“传奇”始于1994年的一个夜晚。那晚,先知穆罕默德托梦给他,先知不但解下披风相送,还鼓励他要为拯救穆斯林而战。过了几天,奥马尔听闻一名军阀绑架了两个姑娘,并把她们关起来供自己和手下淫乐之用,奥马尔立即号召兄弟准备行动。最终,他们不但救出了被掳女子,还把涉事的军阀吊死在了坦克炮台上。奥马尔觉得,此举足以警示恶人,他也因此成了替天行道的好汉。

上面这则故事堪称“传奇”。一般来说,所谓传奇,大多是杜撰出来的。那个年代,我听过太多类似豪杰的故事,其中的情节与人物大同小异。显然,塔利班分子有意借传说为自己装点门面。传说中的他们行侠仗义又虔心宗教,而且远离腐败政治的影响。不得不说,当时的老百姓对此很是买账,塔利班的表现确实要比一般军阀好许多。

即使这些故事是虚构的,但这些年轻人一定做了一些事来打动当地人,否则巴基斯坦政客也不会注意到他们。三军情报局派驻赫拉特的官员伊玛目上校很快和奥马尔搭上了线。不久,双方就建立了联系。巴基斯坦驻坎大哈的总领事(也是一名三军情报局官员)提供了帮助,巴基斯坦内政部长巴布尔对此表示默许。[10]而后,据说内政部直接执掌的边境兵团开始向奥马尔的手下提供军事训练。到当年10月,塔利班的武装力量已经足够强大,只待考验的到来。

巴布尔命令一支满载诱人商品的卡车队穿越阿富汗前往土库曼斯坦,他想借此了解一下阿富汗的国内环境,看车队能否通过军阀割据的阿富汗,抵达目的地。如果车队一路顺利,那么一条纵贯南北的贸易路线就在眼前,巴基斯坦的各类商品可以顺道北上,中亚的石油也能找到南下的出口。

车队行至坎大哈,遭遇一伙武装分子的阻截,物资被洗劫一空。抢劫案发生不久,附近的山里冲出一队人马,约有200人,武器装备十分精良。双方的交锋持续了整整两天。最终,匪首被吊死,货物得以归还原主。[11]没错,这又是塔利班的一次义举。不过,部分目击者发现,闻风而来的塔利班分子当中,不少人操着一口乌尔都语。这是巴基斯坦的国语,并不是阿富汗人的语言。当然,大家也只是心生疑窦,并未多加考虑。总之,由于奥马尔等人的英勇奋战,巴基斯坦才不至于蒙受损失。这样的局面,巴布尔自然很满意,他决定为塔利班提供更多有利条件。塔利班的发展,与巴基斯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过,塔利班很快摆脱了巴基斯坦的影响,发展成为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接下来的一段时期,才是塔利班真正的“传奇”岁月。

这些传说得以迅速传播开来,是因为塔利班分子确实做了他们声称会做的事。他们曾宣称要重建邻近地区的秩序。后来,经过塔利班的清剿,坎大哈与边境之间的道路上再也没了军阀私设的检查站,商人们不用再缴纳高额的通行费。由此,坎大哈的商品变得丰富起来,价格也趋于合理。

当月晚些时候,塔利班分子又在边境地区查抄了一处军火库,军火库的主人,想来应该是希克马蒂亚尔。奥马尔等人不费吹灰之力,就获得了大约800车枪支和弹药。[12]愤世嫉俗的人也许会认为,这些全都是巴基斯坦的安排,他们只是把礼物放在那里,待塔利班分子前去领取。

两个月不到,塔利班有了飞机、汽车、坦克、直升机、大炮、先进的无线电通信设备、枪支弹药和金钱。巴基斯坦方面对这些勇敢的年轻人的迅速进展感到震惊,而且他们否认在支持和武装塔利班。按照巴基斯坦政府发言人的说法,塔利班劫掠了本该属于“圣战”武装的辎重,或是从加入他们的指挥官那里获得了这些物资。[13]与此同时,巴基斯坦官员打开了难民营的大门,让数千名新兵越过边界加入塔利班。

1994年11月,塔利班决定占领坎大哈。他们的行动异常顺利,阿富汗的第二大城市很快易主。全国范围内,要数坎大哈遭受战争蹂躏的程度最为严重。长期以来,当地民众在恐惧中苟且偷生,对于暴力,他们深感厌倦,“圣战士”所激起的民愤更是高涨。自命虔诚纯粹的塔利班分子受到了民众的欢迎。奥马尔打着安拉的旗号,宣称要扫除一切军阀势力,恢复国家秩序,并确立沙里亚法的统治地位。每个人都在期盼救世主的降临,奥马尔仿佛带着拯救世界的使命,难怪大家会对他寄予厚望。

坎大哈一役,给了塔利班极大的信心。他们一鼓作气,先后拿下加兹尼、瓦尔达克和洛加尔。一时间,奥马尔仿佛统帅着一支无敌之师。1995年9月,塔利班已经逼近阿富汗第三大城市赫拉特。此地的军阀伊斯梅尔·汗和马苏德互为盟友。敌军当前,伊斯梅尔·汗选择逃亡伊朗。“安拉的武装”(Army of God)未放一枪,就占领了赫拉特。

6个月前,塔利班还默默无闻,如今,他们控制了阿富汗34个省中的9个。他们日益增加的神秘感和民众对“圣战者”的普遍仇恨,促成了塔利班的成功。当然,他们还有一件利器:大量的金钱。塔利班只需付钱给军阀,他们便会放弃抵抗。奥马尔清楚,大部分军阀都是为了钱才参与进来的。但是,一帮青年学生哪来的滚滚财源呢?好些批评家认为,奥马尔的背后肯定有巴基斯坦政府的支持。对于这样的指控,巴基斯坦官员表现得非常吃惊。无论如何,在第一年里,塔利班的承诺正在步步成为现实。他们每占领一地,就会遣散军阀武装,并悉数收缴他们的武器。奥马尔占领下的区域,安全形势仍然脆弱,不过,人们的生活得以稍稍安定。

就在塔利班征服阿富汗西部的同时,他们也在朝阿富汗东部进军。塔利班出动了好些“丰田”牌的全地形皮卡车,车辆都是崭新的,只需稍加改装,在后厢上搭配机枪与床铺,一台皮卡就能变身成为战地利器。有了汽车,塔利班行军神速,就像几百年前蒙古人的流动骑兵。塔利班的目标直指喀布尔。塔利班现在要进军喀布尔了,那不仅是首都,还是比六大城市总和还大的第一大城市。

1995年9月,塔利班征服赫拉特的同时,另一支部队抵达了喀布尔郊区。面对塔利班武装,希克马蒂亚尔厉声警告塔利班最好远离他的要塞,否则,他会给他们上一堂军事课。希克马蒂亚尔还提出接管塔利班军队,成为他们的老板。荒谬的是,就在他发出警告、提出条件的时候,其手下纷纷投奔塔利班而去。他想向巴基斯坦求援,却发现他们不再支持他了。希克马蒂亚尔只能低三下四地去投靠马苏德,以寻求安全保证(不久,希克马蒂亚尔就背叛了马苏德)。

在“潘杰希尔雄狮”那里,塔利班第一次吃了败仗。但是,奥马尔从不担心人员问题。他只需发出招募志愿者的呼吁,就会有大批青年离开宗教学校,走出难民营,投到他的帐下成为新兵。途中,他们需要穿越两国边界,巴基斯坦自然不会设置障碍,早早就打开了方便之门。于是,塔利班再次包围了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