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22章 冷战的最后阶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实值得称颂。不过,此人的大胆举措却给阿富汗带来了更大的灾难。戈尔巴乔夫认为,入侵阿富汗简直是大错特错,阿富汗就像套在苏联脖子上的一根绳索。为此,他迫不及待想要从中逃脱。但他并没有撤军停战的打算,而是要求军方不惜代价,尽快取得战争的胜利。当年的尼克松不也想在越南“光荣撤退”[4]吗?戈尔巴乔夫想从阿富汗撤军,但他希望以胜利者的姿态离开。那个时候,苏联正在和美国就核裁军问题进行谈判,因此他不能表现得软弱无力。

打那以后,苏联军队明显加大了空袭力度。在狭窄的山谷间来回上下穿梭,直升机上的机枪对准平民的次数明显增多。戈尔巴乔夫上任第一年,也是战争最为血腥恐怖的一年。这一年,苏军参谋部制订屠杀计划,要把阿富汗的广袤乡村辟为无人区。那个古老的阿富汗在地毯式的空中打击下彻底解体。所谓的“乡村共和”,就此成为历史。同一年,逃亡伊朗、巴基斯坦的难民人数创下历史新高,达到了600万人。而战争开始时,阿富汗的总人口不过2000万人。全世界的难民中,阿富汗难民占了大半。摧毁阿富汗的凶手,并非一个势大力强、莽撞无知的新兴国家,而是一个风雨飘摇的超级大国,它把阿富汗的局势搅得一片混乱。

阿富汗的战事还在不断升级,隔岸观火的美国人却从局势中看到了阿富汗取得真正胜利的可能性。于是,国会参议员戈登·亨弗莱、众议员唐·里特等人开始为阿富汗事业游说。里根总统任命了一位阿富汗事务顾问,此人是阿富汗侨民,名叫扎勒米·哈利勒扎德,在贝鲁特大学接受过高等教育。众议院财政委员会主席、来自得克萨斯州的国会议员查理·威尔森也认为援阿之事可行,与国会和中情局的盟友一道,成功将美国对阿富汗“圣战”武装的(秘密)援助增加两倍。在威尔森的游说下,沙特阿拉伯政府决定拨出一笔同等价值的援助。到1987年,“圣战”武装每年可以从美国方面获取10亿美元的援助。当然,这笔援助还要通过三军情报局获得。此外,沙特阿拉伯还有10亿美元的援助。

除了金钱和武器,威尔森等人还给了“圣战”武装一个重要建议。通过实地勘察,议员们发现了苏军的一道软肋,抵抗组织可以加以利用,穷追猛打。为此,“圣战者”只需要一件方便带进山区的武器,就能随时向苏军的直升机展开射击。

可惜,当时的世界上还没有如此便携且威力十足的武器。于是,威尔森联合中情局内所谓的“阿富汗别动队”,矢志要为“圣战”武装打造一件实战利器。以色列方面提供了技术支持,埃及政府则在运输方面打开绿灯。最终,著名的“毒刺”(Stinger)便携式防空导弹得以问世。这种导弹有长长的炮筒,可以根据热成像原理追踪目标。发射的时候,只需两个人固定炮筒,另一个人负责瞄准、开火即可。“毒刺”导弹虽谈不上十分先进,但足以威胁苏军。

1986年9月25日,“毒刺”导弹第一次被用于实战。伊斯兰党的军事指挥官阿卜杜勒·哈法尔(他自称“工程师哈法尔”)瞄准贾拉拉巴德机场的一架苏联直升机,发射了“毒刺”导弹。战争一打响,实际上就已经结束了。虽然苏联的空中打击仍在继续,许多人死于空袭,但其经济意义是决定性的。据三军情报局披露,截至1987年,阿富汗抵抗组织发射的“毒刺”导弹,每天都能命中1—2架苏联战机。一枚“毒刺”导弹,花费不到4万美元,而苏联军用直升机的身价却高达1000万美元。美国中情局向“圣战”武装提供了500多枚“毒刺”导弹(一说2500枚)。另外,英国产的类似武器也在源源不断地输送进来。[5]从经济角度而言,这场战争对于摇摇欲坠的苏联实在太不划算,一次就损失了1000万美元,还是败给只有大把猎枪装备的游击队。没办法,戈尔巴乔夫只得选择撤军,越快越好,战果、面子只能统统抛之脑后。

苏联撤军的第一步,就是撤掉卡尔迈勒。此人施政无方,督战不力,已经酿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继任者是秘密警察部队的头目纳吉布拉。此人体格魁梧,肌肉发达,像一位举重运动员,外号“公牛”。纳吉布拉上任之后,也有一番改革亟待推行:首先,他不再执着于推行社会主义革命;其次,他要和“圣战”武装展开谈判,争取组建联合政府;他还得收买人心,拉起一支声势足够大的拥趸队伍。以上目标达成后,苏联人方能安心离去。

为了维持局面,纳吉布拉可谓竭尽全力,所有能够缓和局势的手段都被他使了一遍。秘密警察的名声实在太臭,纳吉布拉将其更名为“武装警察”(WAD)。每个人都清楚,总统此举纯属换汤不换药。在纳吉布拉统治下,阿富汗人民民主党更名为“阿富汗祖国党”,但却没人高唱爱国歌曲。纳吉布拉主持颁布了新宪法,宣布阿富汗民主共和国改为“阿富汗共和国”,伊斯兰教为国教,保障所有公民的自由。但没有人相信他。纳吉布拉还拨出专款,修建了不少清真寺与神学院。他呼吁反对派放下武器,与政府达成和解,还在议会中为“圣战”武装领导人留出位置。他甚至说,如果某些条件得到满足,他将辞职。

放在十年前,这个计划可能奏效。不过,20世纪80年代的血腥记忆早就关上了和解的大门。阿富汗人如何能够相信,残忍阴鸷的秘密警察局局长是穆斯林民族主义者,会致力于重建阿富汗的价值观。“圣战”武装清洗了枪支,开始向城市进军。

战争之初,联合国就在日内瓦召开会议,呼吁交战方重回谈判桌。数年来,多个国家派出代表参与斡旋,却总是毫无成效。1987年,戈尔巴乔夫正式宣布,苏联自来年起,将从阿富汗前线分批撤军,阿富汗的内部事务将交由阿富汗人自行处理。如此决定,尚不知是福还是祸。同时,苏联希望美国和巴基斯坦作出以下保证:承认现有边界,美国不再向阿富汗境内的反政府武装提供武器及经济援助;苏联撤军之后,任何国家不得干涉阿富汗的国内局势。苏方提出的要求并未收获切实的承诺,但是,戈尔巴乔夫已没有多余的精力迫使美方作出承诺,毕竟当时的苏联已经走上了解体的道路。

1988年,第一批苏联军队从阿富汗回国。那一年,苏军在慢慢撤出。与此同时,无论从苏联自身出发,还是站在全球高度,一些更为重大的事件正在发生。在苏联境内,波罗的海沿岸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与立陶宛爆发群众运动,三个加盟共和国的党组织都遭受了严重挑战。而后,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三国人民先后走上大街抗议示威。风雨飘摇的苏联行将崩溃。

1989年2月,鲍利斯·格罗莫夫上校踏上铁尔梅兹(Termez)大桥(2),穿过阿姆河,回到乌兹别克斯坦。他是最后一名离开阿富汗的苏联军人。当时人们并没有太多关注苏联从阿富汗撤军的消息,因为东欧剧变更加牵动人心。同一年,戈尔巴乔夫访问波兰,吹响了这场剧变的前奏。访波期间,这位苏联领导人公然否定勃列日涅夫坚持的“有限主权”原则。他表示,任何独立国家的内部事务,苏联都将不再干涉。东欧诸国就此摆脱了苏联的控制。团结工会立即行动起来,迫使政府举行选举。最终,波兰选举以团结工会大获全胜而告终。匈牙利紧随其后,不仅进行议会选举,还将国名从“匈牙利人民共和国”改为“匈牙利共和国”。大量人口从民主德国涌向联邦德国,政府虽然试图阻止,却根本无能为力。态度强硬的埃里希·昂纳克不得不辞去总书记一职。当年11月,大批东柏林市民聚集到柏林墙边,开始拆除这堵将国家一分为二的隔离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