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22章 冷战的最后阶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苏联入侵激起了阿富汗各派势力的强烈反应,伊朗的世界末日革命,布托政府的垮台和伊斯兰主义在巴基斯坦的胜利,阿拉伯世界反政府、反西方的秘密伊斯兰革命组织和政党在崛起。种种迹象表明,世界局势即将迎来一场新的对决。在伊斯兰世界,不仅思想家和活动家,就连集市上的普通百姓都把当前的历史重新定义为伊斯兰与西方之间的较量。

相比之下,在西方,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政治观察家仍然从东、西两大阵营对峙的角度来看待全球问题。两大阵营都具备核打击能力,因此,双方都不能直接诉诸武力。他们要想在世界各地施加影响,只能通过冷战的方式。第三世界时常爆发的代理人战争,正是双方你争我夺导致的后果。

冷战到了1980年,西方阵营觉得己方形势不妙。当时,美国的经济情况实在糟糕,承受通货膨胀之苦的同时,经济发展却陷于停滞。此外,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按照此前的经济观点,高通胀、高停滞与高失业率绝不可能同时出现。与此同时,油价一路飙升,就像坐上了火箭。危局当前,美国总统吉米·卡特却束手无策,他只是干巴巴地恳请国民节俭一些。当时的情况,需要每个人勒紧裤腰带。悲观情绪在全国迅速蔓延,迫使总统发表电视讲话。面对电视观众,卡特承认,美国正在经历困境。[1]

在古巴,卡斯特罗的权位还是那样稳固。美国中央情报局用尽计策,也没能把他整下台。中美洲的左翼游击武装不但控制了尼加拉瓜,还在萨尔瓦多取得了节节胜利。在欧洲,喧嚣一时的团结工会遭到苏联的强力镇压,活动转入低潮。新鲜出炉的SS-20导弹,将整个西欧纳入了苏联的核打击范围。在中东,美国失去了伊朗国王这个最强硬的盟友。更糟糕的是,一群年轻的伊朗激进分子占领了美国驻伊朗大使馆,控制了52名外交官。一个超级大国,何曾遭遇过如此频繁的羞辱?没过多久,苏联的介入又导致了阿富汗政权的更迭。难道对手真是不可抵挡?

面对咄咄逼人的苏联,卡特政府作出回应:苏联攫取控制海湾地区的任何企图,都将被视作对美国根本利益的威胁,美国将采取必要手段。这就是所谓的“卡特主义”。也就是说,吉米·卡特只打算守住波斯湾这一阵线,承认了阿富汗。

卡特的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1)却觉得危局之中暗藏转机。在他看来,阿富汗已让苏联泥足深陷,它会耗尽苏联的心血和财力(当年,美国不也在越南触了同样的霉头),有了阿富汗的战事,美国不费一兵一卒,就能让苏联付出不小的代价。对此,布热津斯基很有信心。当然,他并不希望美国对此投入过多,毕竟他可不敢指望阿富汗能战胜强大的苏联。只要美国暗中扶持阿富汗,尽可能拖慢苏军那不可阻挡的胜利进程,让苏联在稳赢的这场战役中尽可能付出大的代价就可以了。

回想起来,1980年的苏联为什么会让世界如此恐惧和敬畏,是很难理解的。诚然,美国在当时已经疲态尽显,不过,苏联这个超级大国却在垂死挣扎。一方面,国内的官僚体制已经僵化不堪,甚至连它自己的官员都在鄙视它;另一方面,指令性计划经济除了生产巨型武器和工业设备,无法生产其他消费品,苏联人民梦寐以求的汽车和电视,似乎只有“自由世界”才能供应。

最糟糕的是,政府没有充满活力的理想来弥补单调乏味的日常生活。共产主义曾经履行了这一职责,但如今,即使在共产主义世界,它也失去了号召力,甚至没有了激励共产党人的力量。年老多病的勃列日涅夫早就无力问政,但却无法摆脱,即便哪一天他撒手人寰,政治体制内也找不出合适的接班人。1982年,勃列日涅夫结束任期,权力移交给了原克格勃主席尤里·安德罗波夫。关于安德罗波夫,外界知之甚少。此人同样年事已高又疾病缠身,上任不过15个月就去世了。继任者契尔年科更是个无足轻重的政治局官员,而且他和前两任一样老病交加。不到一年,契尔年科死在了任上。这就是西方人眼中的冷战赢家,一个即将称霸全球的大国。

即便如此,苏联的威胁仍让美国感到不安。罗纳德·里根能够赢得1980年总统大选,和他牛仔般好斗的姿态密切相关。里根甚至多次出言攻击苏联,为冷战对手贴上“邪恶帝国”的标签。他宣称自己不会像吉米·卡特那般束手束脚,而要和苏联大干一场。阿富汗(和伊朗)也是里根手中的一把利剑,就此展开的层层诘问,让卡特简直无力招架。阿富汗战争对里根尤其有利,它已经成为里根的主要支持者之一、右翼“反共”老战士津津乐道的话题。右翼政治家虽然对伊斯兰主义知之甚少,却称赞阿富汗的“圣战者”是光荣的自由战士,视他们为“反共产主义者”。

入主白宫的里根,亟须用实际行动把竞选承诺一一兑现。在这方面,里根还真不是作秀。他的一举一动,无不是为了占据冷战的上风。为此,里根不惜采用核对抗的手段。他在联邦德国境内部署的潘兴导弹,直指莫斯科。对于苏联方面发出的高声质问,他只是微笑以对。里根甚至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构想:也许美国可以打造一个全新的防御体系,让苏联的导弹完全瘫痪。他的这个战略防御计划就是众所周知的“星球大战”计划,让一众战略专家闻之心惊。由于“相互摧毁”原则的存在,两大阵营才会陷入僵局,世界和平因此有了保证。势均力敌的情况下,自然没人敢轻启战端。假如美国在防御方面棋高一着,里根就可以选择主动出击,攻打苏联。倘若苏联当局觉得对手已经占据优势,没准会先发制人实施打击。里根冷笑了一声,估计他会冒这个险。

“星球大战”计划也许不可行,不过,对峙的原则在于料敌从宽,苏联人不得不投入大量资金,研制新的核武器。不知不觉中,双方展开了一场军备竞赛。

“星球大战”计划有些抽象,即使对那些赞成的人来说,也是如此。为了支持他的强硬立场,里根不得不在美苏对抗中坚持到底,其中之一是尼加拉瓜,另一个是阿富汗。

对里根政府而言,尼加拉瓜比阿富汗更为迫切。在该国境内,美国一手扶植了反政府游击队(Contras)。游击队表现颇为出色,一度推翻了桑迪尼斯塔主导的政府。当然,里根政府也向阿富汗的“圣战者”提供了许多方便。虽然马苏德等人得到的金钱、装备,加起来不过价值几千万美元,但比起一毛不拔的卡特时代,“圣战”武装的境况好了许多。

冷战总能适时影响阿富汗的局势。1985年,苏联这艘巨舰迎来了一位充满活力的年轻舵手——戈尔巴乔夫。不过,他接手的这艘巨舰已经出现沉没的先兆。为了应对里根的“星球大战”计划,苏联政府投入大量金钱,国家财政几近枯竭。戈尔巴乔夫深知,如若不对军事与战争支出加以控制,苏联的国运恐怕将此终结。他因此推出了好些全新措施:“新经济政策”下,计划经济体制开始接纳市场要素;“新思维”的推行,让苏联国民也享受到了有限度的言论自由。对于戈尔巴乔夫的种种举措,西方大加称赞,称他是一位伟大的改革者。

戈尔巴乔夫还和里根就缓和核紧张局势进行了会晤,并取得一些实质进展。两大阵营由此有了一次真正的喘息之机。会谈之后,里根在国内赢得一片赞誉,戈尔巴乔夫也收获了诸多好评,人们称他是和平的缔造者(除了右翼福音派基督徒,他们认为戈尔巴乔夫额头上的胎记表明他“反对基督教”)。[3]

戈尔巴乔夫的有些作为确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