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15章 不结盟国家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冷战序幕拉开的时候,热战其实还未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各大盟国都感觉胜局已定,他们开始为本国在战后的地位问题争论不休。罗斯福和斯大林先后在德黑兰与雅尔塔会晤,制定战后世界新秩序。但是为时已晚,已无法阻止即将到来的一切。那个时候,英、美军队正从西线进入德国,东线的斯大林也取得了同样的战绩。当他们最终会师柏林时,苏联已经控制了整个东欧,从保加利亚到波罗的海之滨,都是苏联的卫星国。西方阵营担心斯大林打算效仿希特勒,想要征服世界。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让西方的忧虑进一步加重。然而,美国及其盟友无法通过发动战争来阻止苏联,因为双方都有核弹,而且很快就会拥有热核武器,这些武器能够终结地球上的人类。

美国战后的第一任总统杜鲁门对共产党政权的突然扩张作出了回应,这一政策被称为“遏制”。美国及其盟友扶植了一批敌视共产主义、亲近西方的国家,以隔离苏联的影响。为此,美国的外交官们拼凑了一些军事联盟。在西方,有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东方,有(较弱的)东南亚条约组织;在中东地区,有巴格达条约组织,后更名为中央条约组织,土耳其和伊拉克是该组织的成员国。不久,新建国的巴基斯坦相继加入中央条约组织和东南亚条约组织,成了反苏链条上的关键一环。有了巴基斯坦的加入,东南亚条约组织、中央条约组织和“北约”连成一线,再加上美国的东亚盟友日本等国,西方阵营对共产主义国家形成了包围。[1]

当然,不是每个国家都愿意在两大阵营之间选边站。摆脱英国统治的印度,迎来了国大党执政的年代,表现出令人不安的独立。印度总理尼赫鲁提出不结盟主张,呼吁不结盟国家联合自强,这一主张后来发展成了“不结盟运动”,印度、斯里兰卡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先后宣布中立,他们得以在美、苏两大阵营之间灵活游走。“不结盟”的构想,得到了阿富汗的热情拥抱。

冷战从来不乏“热点”。在朝鲜半岛、越南及第三世界的许多地区,两大阵营都在挑选各自的代理人,驱使他们为各自的利益操戈相向。[2]冷战的另一个特点,是对“不结盟”国家进行“和平”渗透,在这些国家中,每一方都试图把另一方挤出去。这些不结盟国家成了秘密间谍、宣传战、援助战角力的舞台。

在阿富汗,这场竞争的激烈程度是首屈一指的。这个国家正好位于两大阵营的交锋前沿。当时,阿富汗领导人面临三个选择:要么投入苏联的怀抱,要么被哄骗加入“自由世界”,再就是保持中立。那么,阿富汗的前途到底何在呢?答案和一个古老的话题息息相关——地缘,地缘,还是地缘。阿富汗毗邻巴基斯坦,而巴基斯坦又是中央条约组织和东南亚条约组织的连接。阿富汗一旦选择依附苏联,苏联就有可能以阿富汗为跳板进占巴基斯坦,如此一来,就相当于在遏制共产主义的围墙上打开了一个缺口。因此,美国不会让阿富汗继续“赤化”。

于是,美国和19世纪的大英帝国形成了战略上的默契:阿富汗绝对不容失手,要阻止这个国家成为北方强国进攻印度(或者至少是现在的巴基斯坦部分)的平台。当达乌德与纳伊姆放眼世界时,他们在冷战中看到了机遇。

赫尔曼德河谷上的那座水坝,是美国发挥影响的关键。这项工程规模巨大,耗资良多,是阿富汗历史上最雄心勃勃、引人注目的发展项目。如果工程失败了,美国的面子自然不大好看。其实,喀布尔中央政府的声誉也和工程息息相关。就这样,一项工程让美、阿有了共同的利益。阿富汗故事发展与冷战息息相关。

达乌德一上台,便下令组建赫尔曼德河谷工程局,负责该工程一切事务(以“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为模型)。虽然最初的1000万美元早已消耗一空,但美国现在投入了相当于原来2倍的资金。达乌德组建了一个管理团队,领导人阿卜杜勒·卡尤姆(Abdul Kayeum)博士是我父亲的好友。1938年,5名来自哈比比亚高中的毕业生前往美国留学深造,卡尤姆博士便是其中之一。父亲作为卡尤姆博士的助手来到工程现场,此外,还有几十名受过西方教育的阿富汗人在工程局中任职。

在美国方面,赫尔曼德河谷是国际合作署[后更名为国际开发署(AID)]的一个项目,这是美国利用发展援助实现冷战目标的主要工具。美国方面派出工程师、地质学家、土壤科学家等专家来到阿富汗西南部,与当地的官员合作共事。赫尔曼德河谷工程局的局长被提拔至内阁部长的级别。工程局的中枢神经、政府建造的拉什卡尔加小城,则成了阿富汗人所说的“小美国”。虽然“小美国”被杜兰尼和吉尔扎伊普什图部落——阿富汗最保守的势力包围,不过,拉什卡尔加的房屋一改阿富汗的建筑传统,没有建造围墙。“小美国”里面,游泳池、俱乐部、现代化医院、公立学校一应俱全。从该地区村庄挑选出来的孩子在那里接受世俗教育(尽管宗教仍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项目的核心包括两座水坝的建设,一座在赫尔曼德河上,另一座则位于赫尔曼德河的最大支流阿尔甘达卜河(Arghandab River)上。在水坝的下游,工程人员还规划了一个运河网络,配有水闸、机械化水闸和其他技术发明。水流沿着运河河道,便可以达到引济荒漠的目的。接受灌溉的区域——政府经营的试验性农场,很少将水输送到现有的田地。在试验农场,部落居民学会了用拖拉机和化肥种植从美国进口的新作物种子。

朝廷建造的模范城镇在运河网络地区像蘑菇般冒出来。纳迪·阿里(Nadi Ali)和马尔贾赫(Marjah)这样的小镇,其特色是整洁的平房、厚厚的墙壁和圆形屋顶,以保持凉爽。要知道,这在酷热气候地区是非常必要的。这里的房子都配有现代化的水电设施,小花园是每个房子的标配,房子之间有很好的碎石路。

这片土地上的生民大多是季节性迁徙的游牧民,现在政府不允许他们到处迁徙,要求牧民迁入“模范城镇”,并从事农业生产。每户人家都能分得一块土地,这些土地距离定居点有一到两天的脚程。

水坝造成的影响不止于此。这两座美国建造的大型水坝被改造成水力发电厂,产生的电力足以造福阿富汗的西南地区,包括大城市坎大哈。

阿尔甘达卜水坝全长1740英尺,坐落在坎大哈附近。赫尔曼德河上的那座水利工程则与城市相距甚远,建在上游很远的山区中叫卡加开伊(Kajakai)的地方。第一次建成时,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土坝之一,它的后面形成了一个32英里长的水库。[3]MKA在水坝下游几英里处,在一处陡峭斜坡上,建了一个小小的村庄,供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居住。建筑以石头和混凝土为材质,其坚实耐用的程度远超当地传统民居。整个村庄看上去像意大利的休闲胜地。这里约有100余栋房子,每栋楼都有一到两间卧室,厨房配备了现代电器,还有西式家居床、沙发、椅子、桌子等。

水坝建成后,所有的专家都撤走了。卡加开伊只剩下一户人家——来自意大利的科列加(Corriega)夫妇。科列加先生是一名工程师,驻守此地是要看管水电设施。由于通常每天只需下坝检查一次仪表,因此,科列加先生拥有大把的自由时间制作各类手工艺品。科列加先生是位高超的金属工,卡加开伊的每座房子都安装了锻铁栏杆或其他装置。这里每条街道的尽头都立着装饰性的灯柱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