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4章 熊与狮之间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临行前,奥克兰勋爵召见了布尔内斯,他叮嘱布尔内斯在王宫里尽量拖延,以了解沙俄在阿富汗的影响力。但强调,绝不能向阿富汗埃米尔许诺任何援助事宜,也绝对不要问及他的任何计划或心愿。总之,布尔内斯这次其实是怀着一份谍报使命而来。

就算是刺探情报的任务,也无须布尔内斯太过挂心。因为奥克兰勋爵正在听取一位资深外交政策专家的意见,此人名叫威廉·海伊·麦克纳顿(William Hay Mcnaghten)。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活跃着一群麦卡锡主义分子。麦克纳顿和麦卡锡分子一样草木皆兵,他觉得自己的身边到处都有“熊”迹,大英帝国在从中亚到东欧的漫长战线上与沙俄形成了对立之势。作为中亚事务专家,麦克纳顿认为这种威胁主要集中在中亚。他甚至预见了俄国人的最终目标——吞并印度!

与友好的多斯特·穆罕默德结成强有力的同盟对抗沙俄,或许是阻止沙俄扩张的一个好办法。不过,麦克纳顿和奥克兰并不信任多斯特大王——没错,这就是他们对这位阿富汗君主的称呼。他们认为多斯特·穆罕默德实力太强,很难引为盟友。毕竟实力越强,就越容易生出二心。

无论是在宫廷宴会上,还是随后的私下会面,布尔内斯都谨慎小心。对于白沙瓦、军事援助、盟约以及英阿友谊等话题,他只字未提。多斯特·穆罕默德意识到,布尔内斯将在不做出任何承诺的情况下返回印度。

就在这时,一位自称伊万·维特克维奇(Ivan Vitkevich)的陌生人到来了。他自称沙皇特使,和多斯特·穆罕默德有事相商。其实,直到今天,也没人知道维特克维奇的真实身份。不久之后,沙俄的外交部长声称并不认识此人。沙皇也出面表示,维特克维奇并非自己的特使。当然,这对君臣公开否认,可能只是想要保守秘密。伊万·维特克维奇可能是个间谍,也可能是个冒险家,一个自由外交家,试图通过与多斯特·穆罕默德达成一项协议来取悦沙皇,谋得晋升。

不过,伊万·维特克维奇还真和多斯特·穆罕默德见了一面。维特克维奇表示,国王不妨和沙俄皇室缔结一种亲密关系。他并不是鼓励双方和亲,所谓亲密关系,是指两国的邦交。当然,维特克维奇并非是要怂恿阿富汗与沙俄联手侵入印度,他不过是希望俄国派出几名外交官在喀布尔常驻……而后,一支部队将顺带驻扎到阿富汗首都,以便保护外交使团的安全……

关于这次会谈,多斯特·穆罕默德并没有隐瞒的打算,相反,他巴不得布尔内斯尽快知悉个中细节。因此,国王一五一十地向布尔内斯作了转述。其实,多斯特·穆罕默德愿意接见维特克维奇,不过是想借此给英方施加压力,并迫使他们采取行动。他和“熊”打打闹闹,只是为了撩拨“狮子”的醋意。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向心爱的白沙瓦进军。

阿富汗国王会晤俄国使者的消息在英属印度引起了轩然大波,麦克纳顿为此恼羞成怒,多斯特大王如他想象中的一般狡诈。奥克兰勋爵甚至发去了一封问罪信警告埃米尔:“未经我方许可……请勿要再与波斯及俄国密切来往,请勿随意接见对方来使。”[9]与两年前相比,奥克兰仿佛变了个人。那个时候,他还信誓旦旦表示,“干涉主权国家的内部事务,绝非女王政府所愿所为。”

即便到了这个地步,多斯特·穆罕默德也不愿疏远英国人,他甚至还惦记着对方能够答应结盟。于是,他在给奥克兰的回信中没有提醒对方自己是一个主权国王,而是希望奥克兰勋爵把他的条款写下来,特别是关于白沙瓦的条款。

条款?殖民当局的一众高官顿时紧张起来。多斯特大王为什么就这样服软了?他到底打着什么主意?麦克纳顿觉得,多斯特·穆罕默德已经投靠沙俄成了傀儡。因此,英国应当迅速出兵推翻他的统治。而且,有一个现成的国王继任者——舒贾。此人当时就在英属印度靠英国的“养老金”过活。考虑到王权的合法性,舒贾确实是合适的人选,他是国父的孙子,还一度登上王位(1803—1809)。在那个血腥的年代,王位更替频繁,刺杀行动层出不穷,兄弟之间甚至发生了剜眼的惨祸。舒贾也是在乱局之中忙于厮杀的一分子。

多斯特·穆罕默德确在耍弄两面手段。眼见英方迟迟没有回信,他便再次召见了维特克维奇。好吧,英国人终于抓住了阿富汗国王的把柄。奥克兰决定实施所谓的“前进政策”。他不会坐以待毙,他要直接介入阿富汗的局势,制造一些事端。很快,奥克兰勋爵签署了《西姆拉宣言》(the Simla Manifesto),公开宣布:每一条事关政策和正义,引导总督支持舒贾及其复辟事业的意见……通过这些可对阿富汗的自由、商贸安全、人民的团结和幸福进行合理的展望。[10]此后的170多年,《西姆拉宣言》中的内容还会反复被提及:英国人来阿富汗并非为了征服,而是“为了确保阿富汗独立与领土完整”。使命一旦完成,英军就会撤离。

* * *

(1) 鲁德亚德·吉卜林:英国小说家、诗人。1907年,他凭借小说《基姆》获诺贝尔文学奖。——编者注

(2) 布哈拉:乌兹别克斯坦城市,是中亚最古老的城市之一。——编者注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