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七 长安的波斯美女(5)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我在武汉市湖北省博物馆见到了它。这组编钟由六十四个铜钟排列组成,最大的重两百公斤,最小的二十公斤。编钟是打击乐器,演奏起来恐怕只有一个乐师是不够的。

编钟奏出的是什么样的音乐呢?我出于对古代音乐的兴趣,询问博物馆的人员。他们告诉我,虽然现在不能实际演奏它,但是有测试演奏时的录音。于是请他们放给我听。录音的乐曲使用出土的编钟进行实际演奏,曲目是古代音乐研究者们苦心复原的古曲《楚商意》。

我听了这首乐曲。

曲调的确庄严凝重,但不似想象的那般单调,音声变化丰富,缓急组合有致,听得出编曲者下了颇大的功夫。我持续听了三十多分钟,并未有枯燥之感,或许是因为我对古代音乐有着强烈好奇心吧。在好奇心尚存的阶段可以听得津津有味,但如果连续听一两个小时的话,恐怕只会感觉无法忍受。

听着这古代之音,我的思绪不由地转向了胡姬们的舞蹈伴奏音乐。

她们随之舞蹈的,一定是与庄重的古代之音截然不同的音乐。能够随着古代之音起舞的,大概只有能剧吧。即便是现代的日本舞蹈,恐怕也不适合。

听着大型编钟奏出的古代之音,脑海里联想到的却是胡姬,这也不足为怪。庄重与轻快,因为两者在人的大脑里是一对相互反应的组合。

胡姬的舞蹈在当时并非正统,而是纯民间的东西。即使在民间,应该也只是一种刺激人们好奇心的、旁门左道的艺能而已。人们在胡姬那里寻求的,是与她们特异的容貌相吻合的特异舞蹈。

虽然中国和波斯属于不同的文明区域,但在构成各自基轴的人类文明上却具有共通之处。相似之处也不少,然而来到中国的波斯女性--胡姬们,把相似之处掩盖起来,尽量地把相异之处刻意加以扩大,因为那是唐朝观众希望看到的。就像现代日本的外国艺人那样,不论原本是什么发色都要给自己染一头金发,应当也出于类似的理由。

从遗存下来的资料看,我们可知慢节奏音乐似乎是中国音乐的主流。音乐与舞蹈为一体,所以中国舞的节奏应该也不会太快。西汉赵皇后的“飞燕掌上舞”应该说是一个例外。

在长安的胡姬酒肆中,波斯女子若要把异于中国之处放大来体现的话,就会选择节奏欢快的舞蹈和音乐。因为那是前来观赏她们舞蹈的人所期望的。

--胡旋舞。

这种舞蹈颇受好评。从字面上看,就是胡人--波斯人的旋转之舞。

在中国的正史中,不时有西域诸国献上“胡旋女子”的记录。有时是康国,有时是米国,有时又是史国。总之这些进献都来自“昭武九姓”的国度,即以现在撒马尔罕为中心的绿洲国家。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