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抗击汶川大地震(3)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从地震发生的那一刻起,中国政府准确、及时、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聚焦了全民的关注,传达出对生命的关切。抗震救灾中每天的新闻发布会,将灾情和救灾的进展及时告知公众;向所有外国记者开放灾区采访……世界看到的,是一个开放自信的大国形象。5月19日,全国哀悼日第一天。鲜艳的五星红旗,第一次为在自然灾害中遇难的中国公民低垂。13亿人一同低首,为大地震遇难同胞默哀。“汶川挺住!”“四川加油!”“中国加油!”……14时31分,当3分钟的默哀结束,聚集在天安门广场上的人群中,爆发出一声声呐喊。发自肺腑的呼喊,声震长空……孩子,孩子,孩子!成千上万的灾区孩子,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教育部门紧急应对,宣布受灾严重的县市区延期举行高考;对考上大学的孤残考生将免收学费,提供生活费补助;对没能考上大学的孤残学生,将实行免费就读中等职业学校,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全国各地向灾区的孩子,伸出了温情的手——5月18日上午,成都市新都区新繁镇中心敬老院改成的爱心学校,来自彭州、都江堰、绵竹等重灾区的166名孩子在这里复课。5月29日,来自重灾区安县的500多名小学生,乘专列前往云南昆明,入读当地9所办学条件好、师资力量强的小学。在青岛,借读的60多名灾区孩子,被学校当成了宝贝;在北京,对灾区来的孩子减免学费、食宿费……一顶顶帐篷、一间间活动板房,成了临时教室。震后第6天,在灾区的许多角落,又响起了朗朗的读书声……特大地震灾害,使4600多万人受灾,需要转移安置的受灾群众达到1400多万。“受灾人数比北欧5个国家人口的总和还要多。”瑞典紧急事务救助署官员佩尔.约尔奈斯感慨地说:“中国此次赈灾难度之大、需救济人数之多,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屈指可数的。”“要千方百计向灾区运送食品、饮用水、药品和帐篷、防寒衣被等救灾物资,确保灾区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临时住处。”——震后第一时间,胡锦涛总书记就对受灾群众的安置提出明确要求。急灾区群众之所急、办灾区群众之所需、解灾区群众之所难。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各部门、各地区紧急行动——国务院决定在3个月内向灾区困难群众每人每天发放1斤口粮和10元补助金,为地震造成的“孤儿、孤老、孤残”每人每月提供600元基本生活费。向因灾死亡人员家庭按照每位遇难者5000元的标准发放慰问金。3天后,民政部、财政部和国家粮食局出台了具体的救助政策。确保灾区生活必需品价格基本稳定——发展改革委出台具体措施。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