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40节:39.超级绑架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39.超级绑架

下一步,曹操要干的,就是要把皇帝从洛阳迁移到许昌。

为什么非要到许昌这个地方呢,这个也有讲究。许昌位于洛阳的东南方,属于豫州地界,一方面可以摆脱原来洛阳地区的影响,建立全新的政治气象;另一方面呢,离曹操的故乡谯县近一点,不但是曹操的控制范围,而且让曹操有准地头蛇的感觉,人脉基础、民心拥护都跟在家一样。

因此,早先决定这个地点后,曹操就把许昌附近的小军阀或消灭或收编,整编之后原地驻守,防止袁术及刘表势力的侵犯。然后叫荀彧把筹备工作做好,并把许昌改名为许都,万事俱备,只欠皇帝。

不过,让皇帝弄到自己的势力范围去住,这可不是一件小事,人民群众谁也不是傻瓜,弄不好会捞回个劫持皇帝的罪名呀,跟董卓成一路货色。能不能这么做,怎么样才能做得妥当,曹操为这事也犯愁,把老帮助他的董昭找过来商量。董昭提出非常果断的意见,说,在洛阳这个地方办公,人多嘴杂,不服的人很多,非常不方便,这时候,必须把自己当成非常人,做非常事,果断行动,不要管那么多事。这个提议使曹操的头脑清醒起来,也符合曹操敢于冒险的性格。那么迁移的最大障碍就是杨奉,他手下兵精将广,驻扎在东边梁城,况且又是他把皇帝护驾到洛阳,这时候你把皇帝带走,他可不答应。董昭又使出一个计,说,曹操被封为镇东将军、费亭侯,都是杨奉的推荐,那么曹操就派人送了厚礼去答谢,先在情绪上麻痹他,然后跟他说,洛阳现在没吃的了,暂时让皇帝到鲁阳去住些日子,享受一下温饱生活。鲁阳离许昌很近,杨奉这人勇猛但心思简单,决计想不到曹操的鬼主意。果然,曹操派使者去杨奉那边一说,杨奉就相信了,也给曹操吃了颗定心丸。

那么,还等啥呢,动手吧!

公元196年8月,也就在曹操自领司隶校尉的第九天,在外人毫无觉察的情况下,把皇帝迅速劫持出洛阳,移驾许都。

这个世界上最高级别的绑架活动让曹操彻底抓到了一张王牌。

这个绑架活动的成功被看成是曹操与袁绍政治命运区别的分水岭。

因此,从马后炮的成败论来看,曹操做了一个正确的选择,决定了他的成功;袁绍做了个错误的选择,所以人生失败。

人生的成败是由你的选择决定的。

这个结论看上去很有道理,而且几乎被世人公认,实际上是屁话。

实际上曹操没错,袁绍也没错。袁绍认为把皇帝劫持到自己家里,不好控制,弄不好引火烧身。确实如此,危险随时潜伏,要不是曹操很小心,决策正确,命大,就有可能被搞死。如果曹操被搞死,那么历史学家就会做出结论,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个错误的策略,没有可行性。而假如挟天子是袁绍干的,袁绍也未必能够控制之后的局面,也许是个不成功的政治举动。

真正对两人的命运起关键作用的不是这次选择,而是做出选择后有没有能力和毅力去做好后面的事。

从这个角度而言,选择无关紧要,关键在于能否执着地执行你的选择。

为了说明这个被误解很深的道理,我们权且举个现代的例子。在中国的贫困家庭里,很多孩子高中毕业后在去上大学,还是打工自主发展,这是摆在中国无数家庭面前的问题。实际上,是不是做出其中一项选择就能够泾渭分明地决定你的前途呢,不是的。走哪条路不重要,而是你选择一条路后,能不能坚强地走下去,走出来,这个最重要。有毅力有能力,两条路都是正确的;没有毅力没有能力,两条路都走不通。

所以,决定曹操和袁绍的命运的,是他们之后的能力和策略问题,而挟天子的选择不是关键。假如后面官渡之战胜负颠倒,曹操的挟天子就变成毫无意义引火烧身的可笑举动。现在曹操只不过做了一次冒险行动,等待他的将是重重的威胁!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