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35章 希望之光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事件以来,阿富汗的电信运营商已有三家,手机用户超过百万,其中一家运营商推出的手机银行业务,更是极大促进了商贸活动,人们可以在拥有手机信号的任何地方开展业务。

虽然数百万阿富汗人仍陷于赤贫,不过,喀布尔等城市正在腾飞。看一看新富阶层迎婿嫁女的阵势,就知道大量金钱在流动。对于阿富汗人而言,婚丧礼俗一定要讲究派头,因为这关乎家族的荣誉。以前,很多年轻男子无法结婚成家,是因为他们没有钱财大操大办,毕竟那样一来反而有损家族名望。

大户人家过去的婚礼非常热闹风光,但比起近些年来各种喜事的显赫排场,也会显得相形见绌。通常情况下,如今的一场婚礼,来宾人数起码数以百计。权势人物(权力寻租已经取代领兵割据,成为阿富汗上层人士的主要营生)为子女操办人生大事,前来道贺的宾客更是可能突破2000人。即便一般的家庭,也喜欢大操大办,有些家庭甚至为了一场婚礼而走到破产的边缘。

大办婚礼自然有其益处,至少可以大大地刺激经济。开办婚庆公司因此成了一桩有利可图的生意。人们喜欢在宫殿般的豪华场所举办奢华的婚宴,仅在喀布尔一地,便有80多处这样的场所。[1]一场婚礼可能会把一些人的腰包榨干,也可能让一些人赚得盆满钵满。婚庆产业还给妇女提供了就业良机,一些女性甚至借此开办了自己的生意。美容行业方兴未艾,毕竟有钱人都乐得花钱,把自家的妻子和女儿打扮得光彩夺目。这样一来,婚礼上他也会有面子一些。款式新潮俏丽的女式长袍总是很受欢迎,女性设计师也凭借自己的巧手裁剪而获得巨大的成功。豪华的婚宴自然也挽救了餐饮业,租赁漂亮碗碟,同样可以赚上一笔。在现代喀布尔,音乐人可以毫不费力地找到工作。

事实上,婚宴过于奢靡已经成了一种社会病,政府甚至有意出台法律予以限制,但是没有任何效果。不管法律怎么规定,总会有人为了炫耀成功而不惜钱财。

伊德里斯·艾哈迈德·拉赫曼尼是一位工程开发师。2001年“9·11”事件前夕,他曾深入阿富汗乡村并辗转多地,与大量村民有过密切接触。他还记得,一旦偏离公路,就会进入一片落后原始的地区。那里的乡村没有水电设施、邮政服务,也没有电话,村民无法了解外面世界的最新进展,对喀布尔的时局也一无所知,更不用说巴基斯坦、巴黎、美国的皮奥里亚发生了什么。2010年,拉赫曼尼再次以研究者的身份造访这些地区,他发现那里已经没了与世隔绝的村子,阿富汗的乡村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短短十年的变化大过千年的漫长变迁。拉赫曼尼觉得太不可思议了。

拉赫曼尼将这一变化部分归功于电视。他足迹所至的每个乡村,至少拥有一台电视机,而且还配备了卫星天线。电视与天线通常放在市政厅的所在地,每到晚上,村民们就会聚在一起观看世界各地的电视节目。

那么村里的用电从何而来呢?拉赫曼尼发现,村民们已经用上了燃气发电机。中国制造的发电机价格低廉,每个村子都能负担得起。那么,他们的天然气又来自哪里呢?拉赫曼尼说,每隔几天,村中长老便会吩咐年轻人驾驶摩托车,前往邻近的集市购买液化气。中国和伊朗生产的这种价格低廉的代步工具,每个村子都能买得起几辆。[2]而且,太阳能电池板正在那里得到广泛使用。偏僻的乡村居民如何能负担得起太阳能电池板、摩托车、发电机,以及时时需要补充的液化气呢?拉赫曼尼并未言明。但是,答案似乎很明确,阿富汗各地的农民都在生产一种颇受欢迎的商品——鸦片,这种商品可是行销全球的硬通货。

塔利班控制下的毒贩通过把毒品走私到国外销售,来达到资助塔利班的目的。他们到乡村收购鸦片并不一定通过现金支付,他们常常用各种新鲜玩意作为鸦片的抵偿。于是,村民们用上了手机、电视机、摩托车、越野车和电脑。[3]一方面,塔利班的种种作为确实在把阿富汗拽回7世纪的落后境地;另一方面,他们又在把现代科技传播到全国各地,从而无意中促进了信息流动和文化影响在阿富汗农村地区的传播,而这最终将葬送塔利班的“大局”。村民们已经爱上了电视,电视节目来自世界各地,这一切还得感谢卫星天线。拉赫曼尼甚至发现,有些村民看得津津有味的东西,竟是盗版的HBO电视剧!这个消息虽然无从证实,但是我相信真有其事。

即便村民只能接触本国节目,也足以达到开阔眼界的目的。《阿富汗偶像》(Afghan Idol)一类的真人秀,他们绝对前所未见。显然,这是阿富汗版的《美国偶像》(American Idol)。选手面对评委表演才艺,每轮比赛过去,都有人淘汰、有人晋级,人员不断减少,最后会产生一位冠军。节目开始第一年,就有两名女性歌手进入了决赛。其中,出身赫拉特的塞塔拉着实成了风云人物。决赛中,她不但没有佩戴头巾,而且载歌载舞(并不是阿富汗人熟悉的那种婚庆舞蹈,而是左右扭动脖子,手臂蜿蜒如蛇,眼光闪烁挑逗)。面对全国观众,塞塔拉扭腰摆臀,跳了一曲迪斯科。放在美国,她的表现只能算中规中矩,并无挑逗之意,但是,在阿富汗,如此举动却为她招来了杀身之祸。

死亡威胁成了国际新闻,加强了经常与阿富汗联系在一起的倒退野蛮的主题,但对我来说,大新闻是女性在这个节目中,通过竞争进入决赛。更值得一提的是,参赛选手包括普什图人、塔吉克人、哈扎拉人,最后的冠军由电视观众手机投票决定。第一季比赛的冠军是个哈扎拉人,他的民族出身并没有引起争议。

看到《阿富汗偶像》大受欢迎,阳光电视台又制作了阿富汗版《谁想成为百万富翁?》(Who Wants to Be a Millionaire?)。2010年,电视剧《此地的秘密》(The Secrets of This House)在阳光电视台开播。电视剧全程在喀布尔完成制作,编剧阿提克·拉希米(Atiq Rahimi)曾经多次获得各类奖项的肯定。他离开法国回到喀布尔,就是为了拍摄这部电视剧。[4]同年,阳光电视台还播出了讲述警察生活的《飞鹰四号》(Eagle Four)。该剧得到美国大使馆的鼎力支持,剧情与阿富汗国家警察的一个反恐小分队有关,主人公出生入死打击犯罪,而且他们的行动自由自在,很少考虑规则。故事基本就是基弗·萨瑟兰(Kiefer Sutherland)《二十四小时》(Vehicle 24)的翻版,只不过“飞鹰四号”是个男女搭配的组合。当然,这一点只是主创人员的美好愿望。事实上,阿富汗直到2010年才有第一名女性警员,同年,阿富汗国民军也迎来了第一名女兵。2012年,笔者在阿富汗期间,曾经收看过一档关于绑架的真人秀节目。那个时候,阿富汗国内的绑架案件频发。节目中既有演员的事后讲述,也有纪录片中的真实影像资料。

艺术品市场也在加速回暖。2011年,策展人拉明·贾韦德带着30幅先锋画作前往美国巡回展览。画作全部出自阿富汗艺术家之手。“绿松石山基金会”(Turquoise Mountain Foundation)由英国作家罗瑞·斯图尔特(Rory Stewart)创办,不过负责团队却由清一色的阿富汗人组成。在他们的帮助下,年长的手工艺人和青年学徒两两结对,使阿富汗民间手工艺的传承得到了保障。舍林·帕夏(Shireen Pasha)的纪录片电影《慢点,慢点,泥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