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五十一章 雄霸北方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北方政权全属短命王朝这个现象,前面已有所交代,文中并附述“如‘代’这种几乎只在塞外的政权,自属例外”之语。尽管是例外,代也不过勉强维持半个世纪余——六十多年——而已。代是鲜卑族中的拓跋部政权。它的始祖是西晋末建兴三年(公元315年)被封为代王的拓跋猗卢,公元376年什翼犍(猗卢之弟拓跋弗之孙)时代,被前秦苻坚打败而亡国。之所以属于例外,是因为代于亡国十年后复活了。
在被前秦灭亡的五年前,拓跋部族曾经发生谋反事件。一个叫长孙斤的将军,企图杀害什翼犍。当时,什翼犍的儿子寔挺身保护其父,与长孙斤格斗后终于将之制伏。长孙斤当然被处死刑,然而寔也因此身受重伤,于这年的五月死去。寔的妻子贺氏于七月临盆,出生的儿子被取名为珪。
代灭亡时,拓跋珪才六岁;十年后,拓跋部共同拥立已十六岁的珪进行复兴大业。这是公元386年的事。代国得以复兴,是因为前秦三年前大败于淝水,已无力统治边境地带的缘故。
拓跋珪将国号改为魏,不过,他似乎并没有完全丢弃代这个国号。敦煌石窟寺壁面有将两个国号连在一起写成“大代大魏……”的实例。拓跋部之魏,一般称为“北魏”,以与曹氏之魏区别。
拓跋珪就是北魏的创始者道武帝。
同为鲜卑族的慕容部,由于很早就进入中原,与中国文明有所接触,因而颇为开化。拓跋部则因为始终被封阻在塞外,并未失其未开化的勇猛本质,动辄挥动武器逞暴——这一点,不难由长孙斤的谋反窥知一二。
这样的蛮勇,对维持政权的秩序是令人头痛的一件事,但在对外战争上却能发挥令敌人丧胆的威力。
身处塞外的拓跋部,频频与周边匈奴的铁弗部以及土耳其系的高车族、蠕蠕族交战,这些都是比拓跋部更未开化的游牧民族。拓跋部每次战胜,就掳获无以计数的家畜作为战利品。在塞外,家畜可以用来作为雇用战士的报酬。
——帮助我们,我会给你们一万只羊。
这样的一句话,能够立即招募数千战士。
北方诸政权之所以弱小短命,欠缺战士也是原因之一。拓跋部每打一次战争,兵力就会增加一次。何况由于当时的政治情势,他们在塞外作战反而可以免除后顾之忧。
拓跋部南部有鲜卑独孤部及西燕等势力,但西燕却不曾偷袭拓跋部的背后。这一方面是因为拓跋部与慕容垂建立的后燕订有同盟关系;另一方面,西燕乃受苻坚宠爱的俊美青年慕容冲所建立,冲后来却为将军段随所杀,而段随又为慕容永所杀。在皆为弱小的五胡十六国中,西燕尤其弱小短命,因此,一些史家甚至不将它列入十六国之中。
后燕是淝水战后,不忍心杀掉苻坚的慕容垂建立的国家。由这件事情可以得知,它是具有道义观念而开化的政权。有道义观念固然好,但是,在那样的乱世,毕竟力量胜过一切,因为弱肉强食已是这个时代的铁律。
西燕终于被后燕灭亡。后燕与拓跋部的北魏结盟,为的是要应付西燕。西燕既已消灭,后燕与北魏的结盟自然没有存在的必要。
不仅如此,由于西燕这个中间者消失,后燕与北魏之间便有了明显的敌对关系。
过去,北魏对后燕而言是可以依赖的同盟国,现在却成为再可怕不过的敌人。乱世英雄慕容垂是个阅历丰富的人,而且甚得人心,因此,在他统治下的后燕,国力之强令人不敢小觑。
不过,换个角度看,这表示后燕是在慕容垂的独裁政权之下。慕容垂在山西上谷去世,是公元396年的事。太子慕容宝即位后,失去独裁者的后燕,在与北魏交战期间国力遽减。
强敌慕容垂死去的这一年,魏王拓跋珪在群臣怂恿下,以“皇帝”自称,竖起天子旌旗,改元为皇始。
拓跋最初以一个叫盛乐的地方为根据地,这个地方属并州云中郡,约为今日内蒙古自治区中心都市呼和浩特市南方五十公里处的和林格尔县。到拓跋猗卢时代,它才由此向东南前进,置根据地于平城,并且于南下途中,越过长城之线。平城就是现在的山西省大同市。
拓跋珪被后燕攻打从平城撤退,正当危急存亡之秋,后燕慕容垂却在这个时候遽逝,这对北魏来说真可谓情势逆转。
后燕太子慕容宝即位,诚如史书记载:
——太子之不才为天下所知。
这个人实在不成器,当然也欠缺统率能力。慕容垂深以此为忧,却由于宝的儿子会相当优秀,因而瞩望于他,遗言中也再三交代“以会为后嗣”。
然而慕容宝却宠爱幺子,并立他为皇太子。结果,当然发生因争夺继承权问题的家庭内部纠纷。骨肉之争随即在敌人面前展开;之后,皇族慕容德自立,就是后来遭刘裕攻打而丧命的南燕之主。
拓跋珪乘后燕内部纷乱之际,南下夺取太原,将黄河以北之地纳入掌握。原先,北魏拓跋氏以在边境掠夺游牧民族维持其政权,由于领土扩大,现在已到非转变为中原国家不可的局面了。
——我该如何做呢?
拓跋珪大感迷惑。他不晓得如何与农耕民族往来,真有束手无策的感觉。
——不知道的事情,交由知道的人去处理吧!
拓跋珪决定将如何建造中原国家的大计,交由汉族官僚解决。由于知道自己不懂,所以道武帝拓跋珪对官僚做的事情不太插手。被充分授权的官僚,当然也因此而能大大发挥。一般称许道武帝周边有许多能干的汉族官僚,实际上,是因为汉族官僚有足够的空间可以发挥自己才华的缘故。
道武帝把在各地战争得到的专业技术人员迁徙到国都平城。据说,被集中到平城的这类专业技术人员,达到十万人以上。例如,占领敦煌,就把曾经从事石窟建造工程的工匠大量带回平城。建于平城附近的云冈石窟,至今尚存,而建造此窟的技术人员,大部分就是从敦煌带回来的工匠。
强制大量人民移居,可以说是北魏的传家绝技。塞外时代,他们也曾以强制手段迫使游牧民族成为战士,并借此建立强大的军事国家。现在,他们又为了建设中原国家,以强制手段老远从高丽带来大量农民,使之从事耕作。
计口授田,他们以人头计算,分给农民土地和耕牛,期使农业发展。由于三国以来的大动乱,农业人口锐减,即使有土地,也常常没有耕田的人;同时,农民也无法安心从事于农耕作业。北魏的政策是以强制带人的方式,从治安较安定的国都附近土地开始,逐渐扩大农耕地。
这个相当大胆的政策,是由崔宏以及邓渊等汉族官僚所提案的。
“失败就失败,算不了什么,反正这是夷狄之国的事……”
受到道武帝充分授权的他们,持的是这个想法,因此能放手去推动这大胆的政策。北魏也因此成长为支配整个中国北部的大势力。过去成立的十六国政权,全都以称霸整个中国北部为目标,却没有一个能够成功。前秦苻坚眼看成功在望,却因败于淝水,一切顿成泡影。
道武帝的治世,与南方的东晋孝武帝与安帝同时代,也是刘裕猛然抬头的时候。
道武帝拓跋珪也是“英雄好色”之流。鲜卑族的伦理观念,并不像汉族那样受到诸多道德规范的约束,年轻时,他曾经到母亲娘家的贺兰部落,并且在那里看上母亲的妹妹。
“我一定要带她回去。娘,你帮我想想办法吧!”
道武帝向母亲苦苦央求。
“不行,她太美丽了。”母亲回答,“过于美丽,有时候不是一件好事。何况她已经是别人的妻子了。”
如果是汉人,一定会以阿姨和外甥不可有乱伦关系为第一个反对的理由,而道武帝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